精美加德滿都 “性廟”大膽又奔放

加都的"性廟"的斜託木浮雕

來到尼泊爾,總讓人生出辛.波絲卡的感慨:“我們何其幸運,無法確知,自己到底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來到這兒,你不得不驚訝:這是一個雕塑王國。放眼過去,隨處可見的雕塑,細膩、精美、莊嚴、優雅,非親身經歷是無法深刻體會到的。  加德滿都,是這個王國的首都,建於公元723年,又名“木寺城”。據說這個都城是由一座只用一棵樹做材料建成的加德滿都寺發展而成的,如今,這座有600年曆史的廟仍然屹立着,守望着這個城市的民衆。  如今的加德滿都是由三座古城組成:加德滿都(Kathmandu)、帕坦(Patan)和巴卡塔布爾(Bhaktapur,當地人又稱爲“巴德岡”)。二百多年以前,這三個古城分別是馬拉三個王國(公元12到17世紀)的都城。  尼泊爾的國王自認爲是印度教大神毗溼奴的化身,所以三個王國的皇宮周圍都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寺廟。三座古城在結構上頗爲相似,每個皇宮外各有一座御用的印度教寺廟,也都有一位活女神庫瑪莉(kumari)駐守,皇宮的大門都稱爲“黃金門”,圍繞皇宮的廣場一律稱爲“杜爾巴廣場”(DurbarSqure)。

磚紅色是這三個古城的主色調,質樸的紅磚和深粟色的精製木雕加上密集的寺廟和磚石佛塔構成了這裡獨特的建築風格。公元4至9世紀的李查維時期,是尼泊爾古典文化的黃金時代,到了12和13世紀,古典的李查維雕塑的黃金時期已接近尾聲,由馬拉時期的以精巧和複雜爲特徵的工藝,取代了李查維時期簡潔的藝術風格。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雕刻工藝是馬拉時期的風格。  加德滿都谷地上舊市區的大街小巷,就如一個巨大的藝術博物館庭院,無論是皇宮建築,大小廟宇,還是普通民居門窗,都佈滿精緻的木刻圖案和花紋。這些形形色色的雕刻作品大都以宗教爲題材,佛像、菩薩、溼婆、毗溼奴等形態各異的神像襯托古老牆體,隨着時光的雕刻,開始變得班駁陸離。靠近牆角處一些地方因爲曬不到陽光而長滿了青青的苔蘚,新生命正漸漸擴張它的勢力範圍,古舊的建築似乎成了它生命的巨大載體。  按理論上的歸類,這些古建築繁複的雕刻表現形式,大致可分爲浮雕,鏤空雕刻、立體圓雕淺雕四種。屋頂的樑一般採用平直的素面木方,少有雕花;大量的雕刻主要運用大門、門楣斗拱窗戶、門邊的立柱、支撐屋檐的擡樑上。門楣斗拱大多以浮雕爲主,鏤空的雕刻大量運用在窗戶上,支撐的圓柱以圓雕爲主,淺雕更多是用來襯托主體雕像。

木雕一般選取硬木爲原材料,其中以核桃木檀香木最爲金貴,因爲只有堅硬的木質才能讓刻像較爲長久的保存。民居里的木雕以原木色和深棕色爲主,從雕花的繁複與否可以看出家道的富有程度。而皇宮和廟宇有的保持着原木的顏色,更多的加以了繽紛的彩繪裝飾

在加德滿都,最特別的是位於皇家廣場的加達納許廟(Jagannath Tempel,Jagannath被印度教尊爲主宰宇宙之神),此廟又稱爲“性廟”,是本區最古老的建築。廟宇支撐屋檐的斜託木是彩繪的浮雕,長約1米多,寬30釐米左右,在立姿的佛像下是男女交歡的場景,其中也攙雜有動物交配的雕塑。

圍繞屋檐共有二十多根這樣的斜柱,每一根柱子上刻畫的形象都不一樣,但其中的大膽奔放,雕工細膩是共有的。在這神聖之地之所以有如此異類的表現,據說是因爲印度教徒把性當成一門學問,好好的鑽研學習的話,人的煩惱就會減到最低;也有一說是防雷擊,因爲雷電是個處女神,見到情愛的場面會害羞地躲起來,廟宇就可以避免雷擊了;還有一說是在尼泊爾有段時間受佛教的影響,出現了很多獨身的教徒,適逢當時流行瘟疫,人口急劇下降,所以特意用情色的雕刻來鼓勵人們生育。不管是哪一種的說法,這都是一些不可多得的藝術傑作。  巴德岡是14世紀和16世紀馬拉王朝在加都盤地的首府,被稱爲“信徒之城”,以精工木雕著名。位於Dattatraya巷舊宮牆上的孔雀窗是巴德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位置有點高,要走上街道對面的二樓才能清晰地看到,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鏤空浮雕的孔雀依然高傲地開屏挺立着,一根根孔雀翎毛清晰可辨,彷彿就要飛出這個窗臺,旁邊細膩的裝飾淺雕花,把這件無價的藝術作品襯托得更爲精美。  這一列牆體還有好幾種的孔雀窗,如此複雜和精緻的雕刻據說一是爲了裝飾和採光,二是爲了方便宮廷裡的人對外界的觀察,因爲光線的作用,外面的人無法看到裡面的狀況,而在窗內的人卻能把外面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

而位於巴德岡博物館旁的黃金門和55窗宮也是著名的雕刻作品。55窗宮建於公元1700年,紅磚牆上飾以優美的背景和雕刻圖案,還有一個有55個用檀香木雕刻的窗戶的陽臺。據說這座擁有鍍金大門的房子是馬拉王的後宮。  每天傍晚,馬拉王都會來此挑選過夜的妃子,精心打扮的妃子們就從這些窗口裡探出身來展示自己的姿容,以期得到國王的寵幸,這55扇窗外是國王神采飛揚的榮耀,而窗內,卻藏積了多少深宮怨婦的淒涼目光和孤寂的眼淚?  帕坦,尼語的意思是“商業城”,是三個古城裡歷史最爲悠久的,建於公元298年,位於巴格馬提河畔,是加德滿都河谷古代商業中心,它也被視爲最古老的佛教城之一,還是木雕和金屬雕刻手工藝中心。在馬拉王朝時代,這裡大部分民衆就以建廟爲生,加德滿都幾乎所有的廟宇都是出自帕坦工匠之手。建設自己的領地當然不能馬虎了,所以,這裡無論是金屬的,石材的,木料的雕塑都十分的精美,素有“精緻的藝術之城”的美稱。  帕坦皇宮廣場由三個主要喬克(庭院)組成,即中央摩爾喬克,桑達裡喬克和克沙爾納拉揚喬克,這裡林立着雕工精細的石佛塔和廟宇。廣場隔街相對的皇宮庭院,是帕坦的舊宮,馬拉王曾住在這裡,其中以建於1660的塔萊珠女神廟(Taleju Temple)最有特色。  女神廟是一座八角形的三層塔,整體來說這裡的廟宇的木刻除了精細以外更多了些變化,門窗的雕刻不以平直的嵌入爲主,多了些不規則的多邊圖案,整體顯得柔美和細膩。

徜徉在這個雕刻的海洋裡,除了對尼泊爾工匠的手藝的驚歎以外,更多的是對這裡古典藝術的折服。就如走進了時光隧道,置身於遠古的年代,這些木頭被工匠們雕刻成有生命的實體,跟人類一樣有着自己的感官和呼吸。  每一個細節都是構成歷史的字節,長長地延綿在每一個街區,佈滿每一個角落,時光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歲月的紋理,如老人臉上殷實的皺紋,曾經的風華依然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