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移入多 臺防疫仍重圍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國內境外移入個案居多,也未見明顯的社區傳播狀況,因此維持圍堵政策還是有好處。(劉宗龍攝)

防疫小精靈

英國新加坡防疫是以產生羣體免疫的方式,被稱爲「佛系防疫」,有學者指出新冠病毒必定流感化,必定社區化,若採全面圍堵,民衆沒有抗體,最後一定會有破口。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目前還是以全面防堵(圍堵)爲主,當然指揮中心也會做減災的整備,從邊境、社區、醫療方面整備,仍持續進行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臺灣現在還沒放棄到要學英國的地步,若放棄疫調,很快就會大規模傳播,即便前線同仁很辛苦,還是有進行疫調的必要。目前國內境外移入個案居多,也未見明顯的社區傳播狀況,因此維持圍堵政策還是有好處。

不過,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指出,目前旅遊疫情的警示,僅針對第三級旅遊疫情國家返臺者,需要居家檢疫14天,第一級、第二級國家只需要自主健康管理即可,但包含美國等疫情已趨嚴峻,他認爲應擴大管理,第二級流行地區返臺者也要居家檢疫14天。

至於全面鎖國,李秉穎認爲「茲事體大」,對經濟衝擊太大,不宜全面實施,加強管理即可。

臺北醫學大學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指出,新加坡把資源集中在醫院,值得臺灣參考;新加坡的防疫是嚴而不厲,從機場開始檢疫,並且廣設100個檢疫站,檢疫密度高,沒有太多空隙,他們也希望儘量找到栺標個案,並非佛系防疫。

現在臺灣有太多人從國外回臺,周百謙指出,在擴大防疫概念時,更要國人有自知之明,不要隱藏病情,對於謊報出國的人予適當的處罰,使臺灣在防堵政策下,減少因不誠實而出現破口。

英國的防疫是以產生羣體免疫的方式,周百謙說,這會死很多人,要讓至少60到70%的人不但得病而且還要產生抗體,可是得過病的不一定有抗體,以日本資料得知有20%的「復陽」,所以英國的防疫方式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