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雙雄先進、成熟製程各據一方 聯電20年翻身靠這決定

聯電。(圖/本報資料照)

聯電董事長洪嘉聰8日獲頒國立清華大學授名譽工學博士,表彰這位傑出卻低調的企業家對臺灣產業及社會的貢獻,以及聯電長久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貢獻。聯電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市場強勁需求推升,股價從長年徘徊的1字頭,近期最高來到70元關卡之上,在有效控制財務狀表現之下,毛利率甚至來到31.3%,這與洪嘉聰決定放棄過度先進製程競爭,穩定在成熟製程發展有關。

聯電1980年於成立,早於現今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當時聯電走垂直整合模式(IDM),包括上游的IC設計、下游的IC封測公司,讓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能維持在一定程度。但如同每一間IDM廠面臨的狀況一樣,上中下游的公司營運都必須兼顧,這與純晶圓代工業務的臺積電出現明顯差異。

直至1995年,聯電開始轉型爲純晶圓代工廠,開始與臺積電競爭,並與各家IC設計廠合作成立晶圓代工廠,但隨着聯電內部成立的IC 設計公司,客戶開始擔憂與聯電產生競爭關係,讓聯電在轉型面臨頗大壓力。臺積電則是1999年推出0.18微米銅製程,讓雙方差距開始擴大。

聯電則是在2000年採用IBM技術與其合作,臺積電在考慮過後選擇自行研發,並在2003年以自主研發製程推出0.13 微米「銅製程」,就此雙方在技術上出現決定性的差距。

至於28奈米制程,臺積電率先採用與英特爾相同的後閘極設計(Gate-last)架構,超越聯電、三星、格羅方德等晶圓代工領域競爭對手。進入先進製程之後,2017年臺積電、三星與格羅方德推出10奈米制程,聯電於2018年放棄12奈米以下製程研發,最終,格羅方德於2019年宣佈放棄先進製程研發,市場上僅剩臺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競爭先進製程。

據科技新報報導,聯電在臺積電正式量產28奈米制程後,因製程技術落差只能在更舊的製程削價競爭,讓臺積電佔盡優勢,業界人士評估,聯電由於過度追求先進製程,甚至要達到產能利用率90%以上才能獲利,成爲壓低聯電毛利率表現的主因之一。

聯電在做出放棄1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研發的決定,暫緩跟進10、7奈米制程消息,轉專注在特殊製程研發,並站穩12奈米以上製程,終於在2020年新冠疫情後的需求大幅回升迎來機會。其中,由財務體系出身的洪嘉聰功不可沒,在聯電立下耀眼功績,深獲曹興誠的信任,併成爲聯電史上首位由財務長接下董事長職位第一人,其中大膽讓聯電放棄過度追求先進製程,穩定成熟製程發展,讓聯電在如今晶圓代工產能急需的狀況下能大啖商機。

從聯電2020年財報來看,合併營收1768.21 億元、年增19%,營業利益躍升至220.1 億元,8/12吋晶圓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其中12吋晶圓28奈米制程獲得龐大客戶青睞,加上整合收購而來的富士通12吋廠產能,讓歸屬母公司淨利達291.89 億元,年增200.7%,每股盈餘來到2.42 元。相較之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同樣擴展28奈米制程產能,揹負着大陸半導體自主化任務,2021年第二季營收 13.44 億美元,創下新高,毛利率從第一季22.7% 升至30.1%;聯電則是在今年第二季繳出18.3億美元營收,毛利率提升至31.3%,第三季毛利率估34~36%。

除了12吋晶圓,8吋晶圓產能受到包括功率元件、電源管理IC、CMOS影像感測器、指紋辨識IC、面板驅動 IC等需求在去年下半年暴增,大陸廈門聯芯擴增6000片產能,臺灣40奈米也會轉做28奈米,大幅提升22/28奈米產能。

聯電2020年資本支出爲 10 億美元,應付中長期客戶與市場需求,另外一個更有優勢的地方,就是聯電大部分8吋晶圓廠設備都已經攤舊完畢,讓聯電財務表現更有競爭力,但隨着市場對於晶圓代工需求有增無減,2021年資本支出上調至23 億美元,較去年大增1.3 倍,這不僅是聯電放棄12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以來最高,更超過2016年資本支出22億美元紀錄,其中15%用以擴產8吋產能,85%用在12吋晶圓產線上。

聯電也發展出自己的晶圓代工模式,聯電今年4月法說後新聞稿宣佈,客戶將以議定價格預先支付訂金的方式,確保取得P6未來產能的長期保障,同時也有助於聯電在兼顧長期獲利能力與市場地位的目標下穩健成長。

聯電總經理簡山傑表示,P6擴建計劃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爲基礎,確保新建的產能可以維持健康的產能利用率。其中,P6將配備28奈米制程生產機臺,未來可延伸至14奈米制程生產線,配合客戶未來製程進展的升級需求。

聯電也從去年7月底突破20元關卡後,12月登上50元關卡,隨着2021年全球晶片荒、晶圓代工漲價利多消息再起, 9月3日終於攻上70元關卡,創下近21年新高,市值來到8600億元之上,躍升臺股權值第5大,臺積電也擺脫先前頹勢,近期股價最高來到635元,根據集邦科技調查,2021年第二季臺積電以市佔率52.9%穩居龍頭,聯電以7.2%居於第三,合計市佔率超過6成,讓臺灣晶圓代工產業繼續領先全球,當年晶圓雙雄之姿再現。

雖近期受到臺股波動,聯電股價回檔至65元,但預料在成熟製程維持強勁需求,以及透過客戶包下產能方式,簡山傑也在週三受訪表示,雖然市場出現雜音,但需求仍旺到年底,目前產能供不應求,現階段客戶都還在談明年訂單,甚至更長期的合作方案,但不評論漲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