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樓市先救一線城市?

中國經濟時報的一篇《一線城市房地產限購應適時優化調整》,把這幾天的地產人都看興奮了。

“官媒發表的時評,一定是吹風,妥妥的吹風!”

興奮的背後,是着急。

3月“小陽春”後樓市繼續回落,二手房掛牌量激增,房企退市潮拉開序幕……

承載着“城市輪動”第一槍重任的一線城市,就成了大家最大的寄託。

這篇文章,提到了:

限購等限制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住房合理需求的釋放,應適時優化調整,直至退出。

未來,一線城市可以根據房地產交易市場的變化來逐漸調整限購等政策。對於一些住宅市場比較冷、購買力較弱的區域,可能會先放開限購等政策。

也就是:建議一線城市可推行“一區一策”,建議優化調整限購政策。

官媒起了個頭,坊間大腦們的多巴胺瞬間釋放,提出了更多具體條款。

總結來看,最高頻出現的兩個建議:一是取消認貸,二是降低首付比例。

目前,北京、上海還在全域實行全國最嚴格的限購政策——外地人5年連續社保且限購一套房,本地人限購二套房。上海甚至還有已婚要求。

且這兩個城市的首付比例,也是最高的——北京首套普宅首付比爲35%、非普宅40%,二套房普宅首付60%、非普宅首付80%;上海首套房首付是35%,二套房購買普通或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分別爲50%和70%。

而廣州南沙雖然調低了外地人購房門檻,但房貸要求並沒有調整:首套30%;在廣州無房但是全國範圍內有過貸款記錄的都算二套,首付最低40%,在廣州有房無貸的50%、有房有貸的70%。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就認爲,“認房又認貸”的政策誤傷了大量的改善需求,建議在一線城市落地“認房不認貸”的政策,從而降低首付和利率水平。

此外,他還建議要針對改善性需求給予更爲實質性的政策,不僅降低利率,還可以延續2022年的換房退稅政策,並加大退稅力度,實實在在降低交易的門檻,讓改善需求積極入市。

而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還建議,北京、上海的普宅認定標準仍有待進一步放鬆,降低非普宅的首付比例和稅費,降低合理購房需求的購房成本和購房門檻。

大家那麼踊躍獻策,背後原因,首先是,一線城市也賣不動了。

機構數據顯示,四個一線城市,5月的樓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2.8%;新房成交縮量,環比下滑22%。

而二手房更是越賣越多——北京二手房公開掛牌量已經突破了12萬套,據中介透露,實際掛牌量逼近15萬套。

上海更是突破了20萬套,廣州14萬套,深圳也創下一年內新高。

有業內人擔心,二手房越賣越多,很快就會傳導到新房這一端,一線城市會更扛不住。

第二個原因是,“全國樓市看一線”。

以往的市場熱度,總是會從一二線城市先升溫,再傳導到三四線。

但現在,一線城市熱度起不來,傳統的城市輪動節奏也會消失。

於是,所有人都下重注,把希望壓在了一線城市上,呼籲能有更多的跟進優化,以向市場釋放更加積極的信號。

除了一線城市,其他城市也都在等待更大力度的惠普利好。

南京某項目銷售直言,“樓市目前的情況,再不出重磅政策下半年就更完了”

所有人都對6月充滿了期待,各種專家也都發文提出各種建議。

吳曉波說,只有救樓市才能救內需,提出要儘快對房地產稅和產權到期問題作出具體的法律安排和明示、降低改善型住房的房貸利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全面取消限價政策、認真落實“三支箭”和保交樓政策。

馬光遠雖說,房地產市場不需求刺激,只需求政策糾偏。但落到底仍是呼籲調整政策——清理不合時宜的房地產政策,鬆開卡住房地產脖子的手,限購、限貸、限售等調控措施都應該徹底退出房地產市場,一點尾巴都不留。

同時暢通房地產市場的循環體系。支持一些“好的”房地產企業繼續留在市場,解決他們的融資問題,解決房地產企業與供應商和建築商之間的債務問題。

任澤平提議可以考慮七大措施,支持剛需和改善型需求,促進軟着陸。主要包括下調二套房首付比以支持改善型需求,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以支持首套剛需,放開二線城市外地首套購房限制,降低交易稅費,支持銀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

所有人都很急,也都有一籮筐的建議。

但6月能否不負衆望,也只能耐心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