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班禪客死途中 憲兵風雪中折返

傳記文學第744期《從西藏高原到高雄港都 憲兵杜學文的征途》

杜學文沒有進入戰鬥部隊,而是在一九三九年一月赴「軍政部兵工署第五十兵工廠」擔任少尉稽查員,估計他是那二十餘名凍傷的憲兵之一。這一座兵工廠在由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戰爆發後,遷移到四川山區的廣東軍系之琶江砲廠爲主體所建立,主持建造的總負責人及之後的廠長,便是留學德國的江杓少將。

一九四一年春美國租借法案簽訂後,江杓少將因爲出任華盛頓「中國國防物資供應公司」兵工處主任兼「加拿大軍需供應處」處長而離開中國。杜學文則在這一年的九月升「軍政部兵工署第五十兵工廠」稽查室中尉稽查員,一九四三年三月升警衛稽查組上尉組員,兩年後在該職位上迎接昭和天皇宣告無條件向盟軍投降。

抗戰勝利後國府進行裁軍與復員,而在一九四六年五月十五日「行政院物資供應局」在上海市正式掛牌成立,由前一日從沖繩島視察返國的前「軍政部兵工署第五十兵工廠」廠長江杓少將爲局長。該局負責接收與發放美軍移交的過剩戰爭物資,而這些物資多散佈在西太平洋各島嶼。

隨着江杓少將來到上海,很可能許多他的老部下全部前往投效,杜學文在一九四六年八月進入「行政院物資供應局」工作,在上海市的總部擔任總部稽查室同少校所長,任務是維持總部廳舍內部的安全與保防工作。

整個中國內戰期間,杜學文都待在上海的「行政院物資供應局」總部,我們不知道他是以何種心情目睹上海市從一開始的繁華,轉而到學運此起彼落、物價飆升與金圓券的幣值狂跌。我們只知道當徐蚌會戰陷入敗局已定的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他被升爲「行政院物資供應局」高雄辦事處稽查室同中校主任,而來到正在修復二戰損傷的高雄左營。

提前來到臺灣的杜學文避開了一九四九年的山河大變,隨着「沖繩島儲整處」(Okinawa Service Command,直接翻譯則叫「沖繩執行指揮部」)最後的八十六名中國職員還有以Zwert爲首的五名美國員工搭乘登陸艇供義輪於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進入高雄港。這一個「行政院物資供應局」碩果僅存的單位,很快投入重建高雄港與加固「高雄要塞司令部」各個砲臺與坑道的工程。

搬到高雄的「行政院物資供應局」在一九五○年七月二十一日開始裁併所屬機構,購運事業轉移給中央銀行或「中央信託局」辦理,全部的檔案、卷宗與經辦人員也會在裁撤以前全部轉移完畢。

握有大批工程機械的「沖繩島儲整處」在「行政院物資供應局」撤銷的同時也進行改組,杜學文在一九五一年改任「資源委員會機械修運處」同中校警衛組組長,六月改任「資源委員會機械工程處」的警衛組長,此時月俸兩百元。一九五二年五月改任「資源委員會機械工程處」秘書室警衛組組長,月俸升爲兩百二十元。

一九五三年一月改任「資源委員會機械工程處」秘書室的宿舍管理組組長,月俸仍是兩百二十元。到了一九五○年代下旬「機械工程處」改編成國有企業「中華機械工程公司」後,杜學文就任該國企的管理課課長,負責維持公司內部的安全。關於杜學文的紀錄,也止步於一九六○年以前。

我們只知道二○○○年政黨輪替後,陳水扁政府開始推行國企民營化的工作。「中華機械工程公司」在民營化之後,於二○○二年六月將該公司的高雄辦事處拆除,改成收費停車場。從一九四六年五月「行政院物資供應局」成立以來,一直被列入永久保存的特定史料、旗幟、儀器、宣傳品等珍貴文物,則被民營化後的辦事員與工人當成垃圾拋棄。(四之三,全文請見第744期《傳記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