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解封也會害怕出門接觸人羣 我好焦慮怎麼辦?

就算解封也會害怕接觸人羣、出門 我的焦慮正常嗎?(示意圖/Shutterstock)

期待兩個多月,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平穩,解封的可能性愈來愈大。當國人期待着重回正常生活,也可能產生另一種焦慮:解封焦慮。

當政府宣佈警戒降級、部分場館重新開放,還是有人會擔憂,或怕一旦出門就染疫,因此選擇繼續待在家,甚至不願接觸人羣,美國心理學會近期的調查就發現,有半數的美國人不願回到之前的人際互動模式。

梅約醫學中心(Mayo Medical Center)臨牀社工師德魯肯米勒(Reese Druckenmiller)說,焦慮不會因爲確診數下降而減少,仍然有人不太願出門,害怕與家人以外的人互動。

解封也會焦慮?專家提出3點原因

爲什麼解封也會有焦慮?期待重回以前的生活爲何還會擔憂?專家指出3點原因:

1.難以適應改變

臨牀心理師蔡佳璇指出,在過去兩個月我們已經習慣多數時間待在家裡、適應這種「正常但又不正常」的生活,要再重回到以前的日子,難免難以適應。

「解封意味着,我們正嘗試可能讓自己陷於危險的行爲,」心理學家偉斯洛基(Andrew Wislocki)也指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種焦慮,但面對這種改變會有不安或憂慮很正常,「長久以來我們已經習慣用某一種心情和行爲過生活,所以面對解封,也需要時間改變,如同警戒時,人們也要適應足不出戶的生活。」

偉斯洛基也強調,這種不確定性與警戒時期不同,因爲改變可能會讓自己陷於危險中,所以纔有這麼多人逡巡不前。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2.無法確定他人和外界的狀況

除了來自己的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來自人羣和環境。不確定對方會怎麼互動,更可能擔憂對方是否爲無症狀感染者,加上現在不是完全沒確診病例,在無法評估風險的狀況下,很容易產生焦慮。

3.新聞媒體推波助瀾

媒體的報導下,這種解封焦慮更深。德魯肯米勒表示,雖然隨着疫情舒緩,新聞面貌已經從以前專注於疫情,有更多不同的內容,「但每節新聞重點還是確診數、多少人去世。這對很多人來說這一種負擔。」蔡佳璇也認爲,媒體太強調病毒有多可怕,這些都會影響人們重回以往生活的意願。

●有焦慮很正常 想讓自己安心先做這3件事

除了外出親洗手、戴口罩,還有什麼方式可以緩解這樣的焦慮?,蔡家璇表示,有這樣的焦慮很正常,這是自我保護機制,不用追根究柢,而面對這樣的狀況,首先可以寫下來在煩惱什麼。

蔡家璇解釋,有這些焦慮是因爲認知窄化成只想得到災難,因此把自己的擔憂寫下來,並問自己,這些擔憂值得嗎?「出門就會染疫,這是事實還是想像?最好和最差的狀況是什麼?這樣的擔憂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示意圖/Shutterstock)

她表示,透過這些做法,可以讓認知更具彈性,才能採取進一步的做法,「思考完就會發現,想法不等於事實。」瞭解之後,正念、靜心都可以讓思緒回到當下,或是泡杯咖啡、洗碗,不讓自己胡思亂想,就能化解這樣的焦慮。

同時,恢復生活也要「慢慢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師周庭筠指出,給大腦一點時間適應新的社交生活,可以先從親朋開始,再慢慢擴及朋友和職場、客戶。另外也可以從資訊蒐集做起,每天看正確、適度的訊息即可,例如指揮中心的記者會,「我們習慣了被資訊轟炸,現在要慢慢減少,因爲資訊太過氾濫反而會增加不確定感和恐慌。」

最後是別苛責他人的焦慮,周庭筠解釋,每個人適應改變的能力不同,不要因爲對方焦慮就覺得是窮緊張、想太多而有情緒反應或責備,這樣只會讓對方更不想適應新的生活模式。

周庭筠也表示,由於不瞭解新冠病毒加上一發不可收拾,纔對它這麼恐慌,但目前已愈來愈瞭解它,加上疫苗已經開始施打,許多國家也慢慢迴歸正常生活,「不要只看壞的,好消息其實很多,因此不用太過緊張,給自己一些時間,一定可以解決這樣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