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率斷崖式下跌 985高校緊急向校友求計

原標題:就業率斷崖式下跌,985高校緊急向校友求計

高校專業與就業市場接軌纔是長久之計

畢業季臨近,就業率告急。

與往年相比,不少高校今年的就業率斷崖式下跌,簽約率甚至不到兩成。爲緩解就業難,國家接二連三出臺激勵措施,高校也在不遺餘力尋找出路,不少985高校緊急向校友求助。

不過,依託校友資源或可暫緩燃眉之急,高校專業與就業市場接軌纔是長久之計。

就業告急

今年的春招季不再“金三銀四”,進入5月,高校就業率暴露“裸泳”之勢。

日前,華南理工大學公佈了一組數據,截至5月25日,該校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生就業率僅爲35.17%,簽約率甚至不足兩成,僅爲14.48%。

相比人文社科理工科就業有相對優勢,但就業率一樣不容樂觀。湖南工業大學電氣學院2020屆就業率在四成左右,較往年下降較大。

日前山東科技大學交通學院召開2020屆畢業生就業推進會,截至6月3日,交通學院2020屆畢業生397人中,協議就業率爲23.57%。

而在去年,湖南工業大學電氣學院公佈的《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該院本科畢業生總體初次就業率爲81.96%。

華南理工大學近幾年的就業率則接近100%,2018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爲99.63%,2017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爲99.41%。

根據往年的企業招聘安排,大量工作機會都會在春招期間密集推送。但今年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大,不少企業都在裁員降薪過緊日子。

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佈的《2020應屆生春招趨勢報告》顯示,在春招季活躍求職的2020年應屆生較2019年增加了56%,但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了22%。

874萬應屆生比去年增加了40萬人,疫情影響疊加,今年可預見是就業難上加難的一年。爲緩解就業難,研究生擴招、繼續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增加基層“三支一扶”“特崗教師”招募等一系列擴大用人需求的措施相繼出臺。

社會整體用人需求在減少, 今年的畢業生就業如此之難,顯然不是一兩所高校面臨的問題,而是全國所有高校需要面對的共同困境

今年畢業生就業率會怎樣?2009年金融危機,就業形勢尚不如今年嚴峻,當年一季度應屆高校畢業生的簽約率,大體只在20%到30%之間。

校友助力

國家在大力拓展用人渠道,各大高校也在“自產自銷”,校友資源成爲高校的外援

5月底6月初,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相繼向校友發出倡議,歡迎校友們以直薦等方式推介學院畢業生。

其實早在4月中旬,面對“金三銀四”的不給力,已有多所高校早做準備。4月16日、4月17日,南京大學福州大學、湖南科技大學集中發佈校友倡議書,期待校友助力應屆生就業。

連接高校教學與社會就業,校友是天然的媒介。一方面,校友對母校的學科特色、專業設置、培養方式有切身體會,另一方面,又對所在行業的社會需求、發展前景、轉型方向有深刻理解。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校友在學生就業上確實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相同行業相同專業的紐帶同門師兄弟關係,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給學生就業大方向一個比較準確的定位,當然這要跟行業整體的產業發展狀況息息相關。

當然,很多高校對校友這項重要資源的開發力度還不夠。雲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羅志敏指出,我國高校校友工作的問題,是校外的校友工作與校內人才培養是分離、不對接的。

羅志敏指出,要利用當前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以及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機,徹底改變以往校友工作“口頭上重視、校慶時重視、想到湊款時重視”的現狀,將其納入到學校內部綜合治理改革體系之中。

專家們指出,利用校友資源,建立校友網絡,服務畢業學生的職業和事業發展,是高校育人的延伸,也是學校利用校友資源辦學

專業脫節

打鐵還需自身硬,與其指望校友扭轉就業困境,高校還需直面自身專業與市場脫節的弊病

儲朝暉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校友關係的情感因素,是中國傳統社會的一個特點,也是傳統社會的一個問題,有正向的意義,也有負面的效果。在正常的狀況下,還是應該依據市場,也就是嚴格地按照第三方來解決就業問題。

然而,市場有市場運行的邏輯,高校專業有自身教研的規律,有時兩者並非精準匹配。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指出,各大高校根據專業目錄來開發專業,而不是根據社會需求,導致大學的專業與市場脫節。

這一弊端在於,與市場脫節的專業一旦設立,哪怕社會不需要這個專業的人才,大學也會源源不斷地培養社會不需要的人。

高校的人才培養一旦趨於飽和,就業市場無法容納,專業的裁撤就成爲不得已的選擇。每年高校會新增一批專業,當然也會撤銷一批專業,有些專業甚至還是當年的熱門

近四年來,全國高校撤銷了近1600個學位點,其中曾經頗爲熱門的軟件工程,學位點撤銷數量最多,幾乎年年霸居撤銷榜第一位。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史靜寰指出,針對社會需求高校要做出準確的判斷,不過社會需求的正向信息,能否轉變爲學校滿足需求的正向行爲,有時候兩者並不匹配。

與此同時,專業設置由產業發展需求所產生,從需求到人才系統有序培養,一般需經過科學的產學研階段,這就要求高校在軟硬件和師資方面有很好的儲備。但是高校並非都做好了充分準備,往往過了幾年就持續不下去。

周光禮認爲,未來改革的總體趨勢,就是要把大學的專業跟社會需求對接起來,而不是讓高等教育工作與社會絕緣俞楊

參考資料

《問教丨發動校友力量關注畢業生就業,救疫情下的就業之急》,2020年6月8日,騰訊教育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校友資源該怎麼用?》,2015年11月30日,光明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