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算中心建設 《智能計算中心創新發展指南》發佈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 (焦磊)當前,隨着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算力作爲其關鍵生產力要素,成爲挖掘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力驅動力。《“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智能計算中心有序發展,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開發平臺一體化的新型智能基礎設施。隨着“東數西算”等國家大型工程全面開啓,市場主體數字化程度加速提升,智能算力發展基礎逐漸夯實,以智算中心爲代表的新型智能基礎設施進入建設快車道”。

1月11日,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浪潮信息發佈《智能計算中心創新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指出,智算中心是基於最新人工智能理論,採用領先的人工智能計算架構,提供人工智能應用所需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在推進AI產業化、賦能產業AI化、助力治理智能化、促進產業集羣化等方面發揮顯著作用。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表示,智能計算變革生產力,加速社會進入智慧時代,智算中心將成爲智慧時代最主要的計算力生產中心和供應中心。

智算中心的創新發展,能夠帶動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倍速增長,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引擎。《指南》對投資智算中心的經濟效益進行了測算。“十四五”期間,在智算中心實現80%應用水平的情況下,城市對智算中心的投資,可帶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增長約2.9-3.4倍、帶動相關產業增長約36-42倍。

單志廣認爲,當前智算中心發展呈“智能算力的發展需求快速擴大、通用智能的算法模型快速演進、普適普惠的服務生態逐步構建、綠色低碳的發展格局加速形成”四大新趨勢。同時,智算中心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概念認知尚不清晰、應用場景尚不豐富和運營模式尚不成熟等問題與挑戰

針對智算中心發展的新趨勢和挑戰,單志廣表示,智算中心建設應以應用爲導向,堅持開源開放、集約高效、綠色普惠的建設原則

《指南》認爲,智算中心要普適普惠,發揮公共基礎設施的社會價值,需要構建起智算中心集約高效、普惠綠色的運行體系,在智算中心的建設上實現“算力基建化”、“算法基建化”、“服務智件化”和“設施綠色化”的“四化”技術路線

具體來講,智算中心通過算力基建化,使得AI算力成爲城市的公共基礎資源,供用戶按需使用;智算中心的服務模式從提供算力爲主向提供“算法+算力”轉變,共同推動算力的普惠化;智算中心將由傳統的硬件軟件向“智件”升級,爲用戶提供功能豐富、使用便捷的智能算力、算法服務和個性化開發服務;智算中心通過採用液冷等先進節能降碳技術,全面降低智算中心能耗,實現綠色發展。

此外,《指南》還對智算中心的建設類型和運營模式提出了建議。智算中心建設需要結合建設基礎、當地區域產業特色分類引導施策,改建並行,發展與數字經濟相適應的智算中心;還需選擇合理的建設和運營模式,實現長效運營、促進有序佈局,保證智算中心所釋放的經濟社會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