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思想縱橫)

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從歷史上看,不管遇到什麼風險、什麼災難、什麼逆流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的,而且一定能夠繼續前進。”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如果我們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國際形勢,就會發現人類社會發展大勢沒有改變,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

人類社會相互依存、命運與共的大趨勢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只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進一步彰顯和強化。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威脅,各國人民只有相互支持、彼此救助、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才能戰而勝之。目前,人類命運相關、休慼與共的意識已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接受。比如,疫情發生後,世界衛生組織參與和指導開展疫情信息國際交流,各國進行防控技術互助與藥品疫苗開發合作,全球抗疫合作格局正在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得到鞏固和加強。

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破壞了世界經濟運行整體節奏,導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出現斷裂,但各國經濟的互補性沒有改變也無法改變。隨着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只有在開放的條件下才能實現繁榮發展。

人類不同文明形態彼此有別又互通互鑑的歷史大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但會有新的內涵特點。人類社會本來就是由不同文明組成的集合體。各個國家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方式各具特色,需要平等相待、取長補短,交流互鑑、開放合作。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這一觀點再次被複雜而具體的人類社會生活實踐所證明。疫情啓示我們,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慼與共的地球村裡,世界各國只有加強合作溝通,才能成功應對全球性挑戰。文明共生永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人類文明的互動與融合只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

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對外開放一直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也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的進程。如今,中國需要世界和世界需要中國,已經成爲國際社會的共識。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羣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中國製造已經成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廣闊的內需市場將繼續激發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和創新潛能。進入新發展階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循環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將在滿足中國自身發展需要的同時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日益激烈;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加速變革,圍繞國際經貿規則主導權的競爭日益激烈。我們將致力於推進合作共贏、合作共擔、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規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爲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努力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作者中聯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