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盜墓筆記》偷鑿10顆明代佛頭賤賣4.3萬元 川警耗時4年尋回

四川夾江龐坡洞的明代佛頭竊賊鑿下。(圖/翻攝紅星新聞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四川夾江縣龐坡洞附近村民於2017年8月發現崖壁上的明代佛像羣中10顆佛頭不翼而飛,連忙報警處理。警方到場後發現被盜佛頭裂口處都出現新的鑿痕,初步判定爲竊盜所爲,隨即立案偵辦。經過4年的查訪,終於找到一個4人的犯罪集團,順利將10顆佛頭尋回,經檢查,佛頭雖在4年間輾轉千里,依然保存完好。

▲龐坡洞明代佛頭羣。(圖/翻攝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報導,案發後警方分析認爲,作案者應該年輕、體健,有石匠鐵匠技術;略懂文物,但不精通。經過反覆多次的模擬實驗和刑偵專家現場指導專案組刻畫出嫌疑人爲2至4人,特徵爲對文物有淺薄認知,作案手法粗糙、笨拙,對工具使用不夠熟練的30歲左右男子

盜竊案發三年多,10顆佛頭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沒有露面。專案組研判盜賊可能因案件過大受到驚嚇,導致佛頭始終沒有在市面上出現。

直至2020年底,專案組根據一名在押人員提供的線索,才讓佛頭案露出一線曙光。經過查訪,長期替人石碑楊兵及有盜墓前科張海焦被專案組鎖定涉有重嫌並將其逮捕。楊兵被捕後供稱,2017年在網上看到遊記上有介紹夾江龐坡洞的文章,還有配圖,看起很好看,「最主要是龐坡洞地方偏僻,人跡罕至,偷盜可能都沒人發現。」

根據供辭,警方隨後又逮捕王華吳波兩人。對於盜佛頭的動機,王華表示,「那時《盜墓筆記》比較火爆,就在QQ上搜摸金校尉,進而加入了這個羣,隨後在羣內認識吳波,吳波對文物比較懂行,看一眼就知道什麼朝代,哪裡燒出來的。」

▲警專案組花4年尋回被盜走的明代佛頭。(圖/翻攝紅星新聞)

4人盜取佛頭後,根本不知其價值,先以1萬多元人民幣(約4.3萬元新臺幣)的價格賣給成都古玩店老闆蔣某蔣姓老闆再以12.5萬元人民幣(約53萬元新臺幣)迅速轉手給福建傅姓古玩商。分贓後的4人則是因龐坡洞明代佛頭失竊的新聞引起轟動,決定彼此斷了聯繫,直至被警方逮捕才又重新碰面。

警方根據供辭一路追查,發現失竊佛頭輾轉千里後竟又回到四川成都的某倉庫內存放,隨即派員前往開箱查驗,經文物專家鑑定,10顆佛頭仍保存完好,讓專案組成員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