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 培育新質生產力 支撐高質量發展 | 聚焦全國兩會

3月5日上午,肩負使命,承載重託,滿懷期待,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走入北京人民大會堂,共赴一場春天的盛會。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上,回顧過去的一年,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第四代核電機組等高端裝備研製取得長足進展,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8.6%。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新的歷史座標上,科技界代表委員們圍繞如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等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問題建言獻策。

新質生產力是解決問題的“利劍”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今天,我們從過去的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應該是可持續性的、高效益的發展。顯然,新質生產力所創造的顛覆性、原創性的技術能夠成爲解決問題的一把“利劍”。因此,“新質”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措施。

舉例來說,當前我們在能源、礦業領域仍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如何調整國家能源結構,讓包括“風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儘快擴大規模。這不僅涉及裝機容量,還涉及發電量。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依靠顛覆性的科技創新增加新質生產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新質生產力就是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符合高質量發展需求的生產力,它對今後打造自主創新產業鏈非常重要。當前,我國很多行業或產業都迫切需要最新的科研成果賦能,以提升傳統產業和產品的競爭力。特別是圍繞“雙碳”目標,低碳、環保、可再生以及新能源替代材料等方面的需求非常大。從長遠來看,化石能源終究會枯竭,因此要佈局面向未來的可替代化石資源產品的基礎研究和新技術研發,通過紮實的科技創新形成新質生產力。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我感到非常激動和興奮。這意味着國家將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爲引擎的新質生產力。

如今,大模型作爲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引擎,正引發一場全新的工業革命。爲此,我呼籲,國家應充分發揮場景優勢,推動大模型的垂直化、產業化發展,讓大模型作爲生產力工具與傳統產業實現“數轉智改”結合,成爲產業數字化的重要賦能者。

基礎研究考驗科學審美和眼光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基礎研究系統佈局,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創新基地、優勢團隊和重點方向,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星:作爲一名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我認爲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除了突出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做好有佈局、有組織的科研外,一定不能忽略科學的本質。科學發現根本上是受好奇心驅動的,是由個體科學家推動發展的。所以,真正作出更多原創性的科學貢獻,更有賴於充分發揮每個科學家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自由探索。而要想支持這樣的基礎研究,科學界需要形成一個多樣化的學術生態體系,無論是在資源配置還是在評估標準等方面,千萬不能“一刀切”,要採用分類管理,鼓勵多元化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種康:推動原創性或是“無人區”的研究,最核心的問題在於評價體系。現在,一些發表在頂刊上的論文有一定的新意,但這並不代表它是原始創新的成果。這就要求我們對科技成果的評價,不能只看論文影響因子。

評價一篇文章的科學價值,需要良好的評價體系,也需要科學家有好的科學鑑賞能力,而科學鑑賞能力的培養需要科學家提高自身修養並拓寬學術視野。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王立平:就長期穩定支持優勢團隊和重點方向而言,我認爲,雖然近年來對科研的投入持續增加,但資金支持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仍有待加強。短期項目和成果導向的評價體系可能導致科研人員過於追求快速產出,而忽視長期、基礎性、探索性研究的重要性。希望相關機構對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領域提供更多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建立並完善科研評價體系,鼓勵科研人員投身基礎研究和長期項目。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我認爲,目前如何定義基礎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有時我們很難判斷一項基礎研究是解決了真問題,還是隻是一個學術熱點問題。經常有一些熱點研究被納入基礎科學範疇,但並不是解決了真問題。因此,我們要有識別和判斷真正好的基礎研究問題的能力,這不僅考驗我們的科學審美和眼光,更考驗我們是否有能力判斷解決這個基礎問題與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實現突破之間的關聯。

另外,能否做出好的基礎研究也跟考覈評價這一“指揮棒”息息相關。在目前的考覈評價指標下,大家往往會選擇一些“短平快”的、熱點的研究問題,而對難啃的“硬骨頭”繞着走。

給青年人才更多挑大樑的機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建設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打造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

孫東明:我認爲在培養一流人才、拔尖人才之前,首先要回答什麼是一流人才、拔尖人才。是以頭銜定義還是以學術“帽子”定義?在我看來,國家急需的一流人才、拔尖人才,一方面是做出原創性、顛覆性科學成果的創新人才,另一方面是能把產學研全鏈條做通的人才,是能真正解決國家和社會關切問題的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爲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希望國家能建立一套明確、合理的一流人才評價方法和標準,這樣我們才能朝着這個方向培養和發掘真正優秀的人才。

俞書宏:我國從事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的主力軍是青年人才。做好青年人才培養,要善於發現、引導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目前,國內在嘗試各種新的培養方式,比如,高校開辦的各類英才班、有關部門實施的中學生英才計劃等,都是希望將科技人才的培養前移到中學階段或本科階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也推出面向本科生、博士生的基礎研究項目,這也是一種激勵和引導青年學生對基礎研究產生興趣的做法。

另外,在一個科研團隊裡,要給青年人才更多挑大樑、挑戰難題的機會。要創造更好的人才培養環境和平臺,完善人才評價、成果評價、科技獎勵以及項目評審體系。在人才評價和項目評審過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引導青年人才敢於啃“硬骨頭”。

記者:胡珉琦 馮麗妃 趙廣立

來源:中國科學報 (2024-03-06 第1版 要聞)

責任編輯:劉映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