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的關鍵決定

(圖/本報系資料照)

柯文哲能夠競選總統,乃因先前做過臺北市長,而他能競選臺北市長,乃因四個字「臺大名醫」,而他能成爲臺大名醫,乃因葉克膜專長,以及不管如何一定要念臺大。

這些都是柯文哲政治生涯的關鍵決定,因而造就了他能在兩天後的選舉,名列總統選票之上。

當然,最最關鍵的一個決定,很多人應該都會同意,乃一個多月前,他在藍白合過程裡,原本要合,最後拂袖而去,而形成了三腳督的選局。

今天英國衛報說,柯文哲對某些人來說是有彈性的實用主義者,對其他人則是膚淺的民粹主義者,這是很傳神的形容。你看這次三腳督裡,就只有柯粉,沒有賴粉與侯粉。

要形成什麼粉,大抵都需要年輕人支持,而年輕人會支持的政治人物,當然都是擅長利用媒體或網路,並積極迎合甚至煽動年輕人對現狀不滿,以及對未來通常充滿理想性的期待,那樣的候選人。

你看,年輕人現在支持柯文哲,前一波是支持蔡英文,而更早一些則是,不要忘了,支持韓國瑜。「韓流」,不是韓粉製造出來的,而是年輕人!蔡粉的出現,乃因蔡英文投年輕人所好,甚至到了諂媚的程度,而韓國瑜乃因年輕人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柯文哲呢?對藍綠都不滿的年輕人,在白營呼吸到了新鮮空氣。

你看柯文哲的臺上語言與身段,某些部分是不是類似韓國瑜?要有民粹魅力,就要有點燃羣衆熱情的爆發力,不能只有沉悶與無聊的陳述,這是柯文哲經常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原因。而這樣的能力,乃出於他長年在醫學院裡授課所磨練出來的口才。

柯文哲的演講,有內容也有笑點,還有別人沒有的直白,於是打動了年輕人,並透過網路傳播而形成了柯粉。但你看,到了選戰後期,他還是訴諸傳統藍綠選戰的大型造勢活動,而且認爲場面盛大就反映了大好形勢。是嗎?當然不是啊!造勢場面只是一種扭曲的抽樣,很難反映真相。不相信的話,再過兩天,開票結果就會說明一切。

當然,出了名,不代表就願意從政,須知臺大名醫太多了,但只有柯文哲願意撩落去,而原因就是什麼經費申報與器官移植的事件,讓他厭倦了政治體制。

然後,竟然一參選就挑臺北市長,後來也真的當選了,創下了臺灣政治與選舉的新紀錄。

只是,這個紀錄,很快就被韓國瑜打破了,於是一個解釋便是,政治與選舉,因爲網路興起,已經民粹化了,而推波助瀾就是年輕選民。

柯文哲在臺北市長的表現,沒有到非常傑出,使得他要挑戰總統大位,無法取得優勢地位,這一點非常可惜。後來就形成了三腳督的總統選局,然後爲了勝選考慮,一下子要藍白合,最後又選擇退出。柯文哲的政策走向,就是所謂的新政治,或者說是第三條路,但反過來說,也是既藍又綠。

柯文哲政治生涯最最關鍵的決定,到底做得對不對,再過兩天,就要揭曉。(作者爲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