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100億年前,宇宙中已存在“超級地球”

標題科學家發現:100億年前,宇宙中已存在“超級地球

一顆行星越老,它的密度可能就越小,因爲在它形成時沒有那麼多的重元素可用。所以研究人員認爲,TOI-561b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古老巖質行星之一。

茫茫宇宙中,地球是演化出生命的唯一星球嗎?爲了尋找答案,科學家一直在探測與地球類似的巖質行星——類地行星

1月12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個國外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TOI-561b。研究人員推測,TOI-561b的體積要比地球大50%,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倍,但密度卻和地球差不多。

一般而言,一顆行星越老,它的密度可能就越小,因爲在它形成時沒有那麼多的重元素可用。所以研究人員認爲,TOI-561b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巖質行星之一。

行星形態各異,或源於誕生位置的不同

“超級地球”可能存在着與地球一樣的巖質地表結構。但行星並非只有巖質行星一種,還有氣態巨行星等。這些不同結構、不同特性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呢?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郭建恆向科技日報記者解釋說:“一般認爲,在行星形成過程中,會先形成一個密度較高的金屬或者岩石內核,這個內核進一步吸積周圍的氣體,進而形成行星。”

同樣的誕生過程,爲何會形成不同形態的行星?中山大學副教授劉尚飛表示,氣態巨行星和巖質行星形成的時間和位置不同。氣態巨行星形成於行星系統較早期,其形成時所處的位置距離主星較遠,大約是3—4倍日地距離以上,此時原行星盤有較多的氣體,因而當一個較大的金屬核形成後,其可以大量吸積氣體,從而可以形成質量像木星那麼大的氣態巨行星。

而巖質行星則一般是在原行星盤氣體消散後,在距離主星較近的位置,即3—4倍日地距離以內,由很多較小的行星胚胎在貧氣體環境中經過大量的碰撞後形成的。郭建恆解釋道,在這個過程中,行星外殼處在熔融狀態,會持續釋放出富含水、二氧化碳甲烷成分的氣體,形成次生大氣太陽內巖質行星的大氣成分,就被認爲和這一過程有關。而且對於質量較小的行星,由於其自身引力較弱,還會導致兩種結果:一是吸積的氣體質量有限;二是吸積的氣體可能在主星的“光致蒸發”作用下逃逸,從而形成一顆沒有大氣或者薄氣體包裹的天體。所謂“光致蒸發”,即由於受到主星強烈的輻照,行星的氣體包層經過長期的演化可能會損失殆盡。TOI-561b很可能就是一顆這樣的天體,它離主星的距離只有地球到太陽距離的百分之一,因此在主星長時間的強輻照下,其大部分氫氦氣體的包層被蒸發了,留下了目前所看到的、幾乎是巖質的天體。

距離主星太近,讓“超級地球”失去大氣層

TOI-561b的年齡大約爲100億年。在它形成的時候,其主星周圍的重元素丰度可能相對較小,因此不容易形成鐵鎳的金屬內核。但組成岩石的化學元素是足夠的,因此形成了巖質內核。不過,郭建恆也提醒道,由於TOI-561b的平均密度和地球差不多,並不能完全排除它的內部有一個小的金屬核心

那麼,TOI-561b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呢?郭建恆坦言,包括TOI-561b在內,目前發現的絕大多數“超級地球”距離恆星都非常近,極高的溫度以及強烈的輻照可並不是生命的福音

科學家普遍猜測,在“超級地球”形成的時候,其巖質內核外是有氫氦氣體包層存在的,但即使“超級地球”在形成之初擁有類似氣態巨行星那樣的濃厚氣體包層,在經過長期的“光致蒸發”作用後,仍可能只剩下一個裸露的行星核。

TOI-561b的發現,也預示着宇宙早期行星或存在“光致蒸發”現象

科學家推測,“超級地球”不應該在距離恆星如此近的位置誕生。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可能是“超級地球”原本在距離恆星相對較遠的地方形成,然後通過某種方式“遷移”到了目前的位置,“遷移”的具體機制目前尚無定論

因此,行星形成的環境和恆星的演化及爆發現象密切相關,此次研究對於探索行星的形成和起源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即這些古老的行星是如何在較低重元素的環境下形成的,與那些在高重元素環境下形成的行星對比,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探索行星的形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