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S雜誌/兒童農作 春耕體驗小遊記

文/KIDS 親子時尚品味志Photography_GPEditor_Zoe Yu

前言: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年的開始,這天之後就代表着春天飄然而至,是農民們耕種播種的好時機。於是帶着滿心期盼與興奮,我們一同參與了高雄美濃區福安國全校師生的春耕過程

土地而來的感謝心

一大早,薄霧中的金黃色陽光悠閒地灑落在高雄工業區的高聳煙囪,車窗外快速後退的景緻,突然進入完全不同氛圍的鄉間道路,沿途上皆是沾滿鮮豔色彩的花田和一望無際的翠綠,沿着馬路的只有各類親民商店和著名的板條小吃店,遠處有着宛如桂林山水般的景緻,聳立的山壁被陽光減去了幾分尖銳,反倒落得水墨畫般的意境。

美濃是一塊擁有濃郁客家文化的特色農鎮,在等待全校小朋友到齊整隊的過程裡,很多老師都是直接以客家話孩子對話,校長帶領着大家完成客家人的祭拜儀式後,全校101位一到六年級的學生,便開始進行立春插秧的難得體驗。現代人的食慾,佔據了生活中極大比例的飲食享受,可惜我們卻從未有機會思考人和土地的關係,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親近許多,想想我們每天中午打開的便當,裡面的每粒米飯和菜葉,都是從某片土地而來。

福安國小的孩子們則比我們幸運,在前任校長七年前特意推廣下,才讓大部份的學生能直接體驗耕種樂趣,瞭解「食」與「農」的深厚關連,經過和土地長時間的接觸,瞭解到吃下肚子裡的各種食物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人親土親之後,有天突然也懂得對這片土地說聲感謝。就這樣在老師一聲令下後,同學們把鞋子脫了擺整齊,再把褲管捲到膝蓋上,赤着雙腳噗通噗通地往水田裡前進!

六年前,學校剛好有個機緣租下這塊田地,所以現在六年級的孩子,是從一年級就下田體驗插秧了,做起來也顯得得心應手。「每年立春插秧的傳統,收成時大概是六月初,會依照天氣慢慢判斷稻米熟成的情況,所以沒有固定時間」蕭校長很細心地爲我們講解着,「六月時也是讓全校下田收割,收割前同樣會祭拜田頭伯公,感謝祂的庇佑讓孩子們能有如此豐盛的收成。」想像着學生們拿着鐮刀,在金黃色的田裡收割就覺得可愛,「讓孩子們割個一兩把稻米,剩下的像插秧時一樣交給農具機器。」

最具祝福的畢業禮物

六月收割的時間,恰巧還能趕上孩子的畢業典禮,於是老師們總會細心地提前一到兩個禮拜的時間完成收割,因爲還要看天氣進行烘乾、碾成米等步驟,然後每年老師們都會送孩子一包一斤裝大小的米,當作畢業典禮禮物,順便告訴孩子,他們的畢業禮物都是辛苦耕種後得到的成果。

雖然有的時候,也會遇到老天不賞臉。「上一季稻米開始結穗時,遇到下大雨,孩子們就看到很多枯死的稻米在田裡,剛好讓孩子體會到,有時候我們辛勤地工作,或許今年可以很豐收,可能明年就會不小心歉收。」蕭校長豁然地表示,「讓孩子體驗大自然和人類是如何息息相關,會比較注意到天氣、自然變化細節,天氣一變化,不僅我們人會感覺到很熱或是很冷,其實植物和我們一樣,也會有同樣感受。」

自給自足的耕種體驗,是否爲孩子帶來那方面的改變?「比較明顯的是對於食物的敏感度,對食物新鮮度變得很要求,畢業的學生到了國中後,用餐其實不太適應,一直說國小的食物比較好吃。」雖然只是個生活細節的變化,何嘗不是土地帶給我們的新感受。

有機稻米

福安國小對稻田是採用有機耕種的方式,插秧之後從不會噴灑農藥、化學肥料,頂多撒點有機肥料也不除草。除了定期放水、引水等步驟,也很少需要人力額外進行照顧。夏天收割後,秋天學校會在稻田裡撒上青皮豆,當作菜園的有機肥料,其他面積可以撒上其他菜葉種子,有收成就食用,沒有收成也可以當作肥料。

生長過程中,有些老師會根據課程需要,帶孩子們去田裡觀察生物、動物、昆蟲等,讓孩子觀察到一個完全不同的耕種方式,讓孩子知道原來從事農業也有一個善待土地方式的概念。美濃的學生家長大多以傳統方式務農,也希望放顆種子在孩子腦海裡,期待美濃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夠輕鬆轉型成精緻農業,擺脫傳統農業耗費人力與時間的方法

有機菜園

秋天的時節到了!老師們就會帶領班上同學決定要耕種什麼!五行大小的菜園,依照全校小朋友的年級區分,例如幼稚園和一年級小朋友負責半行,三四年級的孩子可以各照顧一行,其他就是高年級的孩子負責。並且這麼大的菜園一次收成,就能提供福安國小當天全校營養午餐份量

玉米比較特別,是老師帶領着幼稚園和一年級的孩子一起育苗,一同把小種子放在穴盤和培養土裡,一格放一顆開始培養髮芽,然後移植到土內耕種,光是他們育出來的苗,就足夠供給全校師生一起食用!還多到可以讓全校小朋友當成下午點心,或中午的玉米排骨湯

看看這片菜園,就知道其實農業耕種並不像傳統印象中,要弄得全身髒兮兮的,是可以結合科技用些抑草蓆,就不用一天到晚噴除草劑或拔草,也可以運用裝置水管方法,只要水管一開就可以馬上供水,不像以前的農夫需要一顆顆澆水,甚至只要一個人就能管理整個菜園,對人力來說也節省許多。這些幸運的孩子,真的不像我們想像中那樣辛苦!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KIDS》三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