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T主席大擂臺》論九二共識 朱立倫:求同尊異 張亞中:空話無助解決難題

國民黨主席選舉18日再度展開辯論,候選人朱立倫、張亞中分別對九二共識提出自己的看法。(陳怡誠攝)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18日)再度進行辯論會,如何看待九二共識議題成爲焦點,《中國時報》總編輯王銘義問候選人,國民黨如何看待九二共識定位,候選人個人如何看待九二共識的實質內涵?若有機會當選如何說服更多百姓理解、認知、接納九二共識?對此,朱立倫認爲應強調求同尊異,張亞中則認爲九二共識無法解決政治問題、因此他主張籤和平備忘錄。

王銘義在提問時表示,海基會和海協會於1992年於香港進行會談,針對兩岸如何處理一箇中國問題,達成原則性共識,這個共識後來就被歸納稱爲九二共識,所以纔會有1993年的新加坡辜汪會談,1998年10月上海辜汪會晤,2005年的連胡會,以及2015年的馬習會,這完全和九二共識這個基礎有關。大陸方面將九二共識定義爲定海神針,認爲臺灣沒有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走不下去。而大家都很關心,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沒辦法回到這種大交流、大發展時代。

王銘義遺憾地表示,臺灣許多民衆,甚至是國民黨黨員,都不是很清楚九二共識的真正內涵,但過去又標榜兩岸關係是國民黨的強項,因此請問4位候選人,九二共識被現在執政當局污名化、妖魔化的過程中,國民黨如何看待九二共識定位,內涵是什麼?候選人個人又如何看待九二共識的實質內涵?大陸方面的底線爲何?若有機會當選,將如何說服更多老百姓理解、認知、接納九二共識?

朱立倫迴應,兩岸關係敏感性非常高,不能光靠說,是要靠實質做的,也要靠經驗累積。他指出11年前第一屆海峽論壇,曾以副主席身分帶團參加,談到九二共識時,一定會說雙方定義、內涵有所不同,在遇到不同級別的領導人和官員時,都會強調,這就是我們一定要堅持表達的立場。

朱立倫認爲,兩岸可以相互交流的基礎,就是求同存異 ,九二共識基本的精神就是求同存異,就是創造性的模糊,不要把差異講太清楚,可以講定義、內涵有所不同,或簡稱「一中各表」,這是雙方都有的默契,若要打破默契,變成其他的定義,不但臺灣和大陸有意見,全世界也聽不懂了,所以自己一再強調「求同尊異」,進一步相互尊重,尊重差異才能化異求同。

朱立倫強調,如今我們是在野黨,不是執政黨,不要想一蹴可幾,或是違反《兩岸人民條例》去籤任何協議或備忘錄,現在能做的,就是社會力交流,不論文化、宗教、城市、經貿和學術交流,進一步堆疊善意,避免雙方陷入惡意的沉默螺旋。

張亞中則直言,朱立倫對九二共識不瞭解,所謂的九二共識,更精確來說,是1992年兩岸的相互瞭解,當中有兩個共識,和一個沒達成的共識,臺北方面堅持一箇中國原則,謀求國家統一,北京方面堅持一箇中國原則,追求國家統一,這個是沒有共識的,後來北京簡化成一中原則、反對臺獨,沒有共識、相互擱置的地方。到底一中的內涵是什麼?臺北希望說一中各表,但北京沒有接受,北京說現在討論的是事務性問題,以後進入政治對話,大家再來討論九二共識,兩岸只能處理事務性問題,沒辦法結束敵對狀態,走向和平,馬政府時代兩岸有事務性交流,但敵對仍然存在,而民進黨就希望兩岸敵對繼續下去。

針對朱立倫的主張,張亞中認爲,兩岸敵對永遠沒解決,和平協議幾乎是不可能,大家在這邊講的都是空話,「我在臺大教兩岸關係,還在說我是紅統和急統,你說你捍衛中華史觀,我在街頭捍衛史觀,編教科書的時候你在哪裡?不要選舉到了就捍衛中華史觀」,九二共識當然是定海神針,但沒辦法解決政治難題,所以纔會提出,若當選黨主席,會帶着和平備忘錄,解決第3個問題,找到雙方共識,大家可以妥協下的產物。

卓伯源則說,九二共識是臺灣重要的兩岸和平基礎,九二共識是不斷在進化的,我們要深化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深化的基礎、精髓,就如同前主席吳敦義2008年赴大陸時曾說的,「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講一中,大陸纔開心;講各表,臺灣才安心,各取所需,要讓民衆瞭解九二共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卓伯源指出,民進黨執政後,拋棄九二共識,造成兩岸關係緊張,九二共識能不能堅持,就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兩岸關係惡化下去,將來會可能發生戰爭,只有堅持深化九二共識,纔是未來和平的基礎。

江啓臣認爲這個問題,對美中臺、對兩岸、對臺灣至關重要,兩岸和美中臺都涉及如何處理一中問題,兩岸當年達成共識,求同存異、擱置爭議、解決人民問題,這就是先主權模糊化,但過去這些年,政黨輪替了,九二共識被抹紅、被抹黑,我們執政時就落實,並不穩定,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沒有交流,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倒退到原點,甚至更嚴重,因爲經過民進黨執政,已經變質,只有兩岸都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未來重啓對話是有契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