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與希望 爲保命的本能反應

3月7日美國紐約曼哈頓時報廣場上配戴口罩行人。(新華社

一名志工3月8日在武漢江岸區花橋社區參與服務工作。(新華社)

江西援助武漢醫療護理成員,3月8日在南昌市昌北機場準備登機。(新華社)

香港民衆瘋搶物資灣仔一家超市內的衛生紙貨架上空空如也。(中新社資料照片

如今,新冠肺炎已經演化爲全球性災難事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9日發佈的新冠肺炎報告,除了大陸,共101國出現了確診病例,在這一事件背景下,個體情緒集體情緒正在發生着變更,大陸有份關於情緒相關詞彙調查報告顯示,恐慌、希望和無聊是疫情早期和目前出現最多的情緒狀態,可以說,全球化疫情之下人們的情緒正在經歷多元形式,包括漠視、恐慌、抗爭敵視等,如何理性對待這些情緒將是一大課題

當災難降臨,生命本能會讓人們產生恐慌,並尋找保命對策,最近一些歐洲哲學家討論新冠疫情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對恐慌的關注和分析,斯拉沃熱‧齊澤克在《清晰的種族主義元素到對新型冠狀病毒歇斯底里》描述了災難之下的兩種恐慌類,一是地區性的災難會引發全球性的恐慌,世界聯繫越是緊密,一個地區性的災難越是能引發全球性恐懼,最終導致一個大災難;二是對病毒的無知會導致恐慌,與病毒作戰,病毒僅是以一種古怪不可見的寄生方式繁殖,其精確的機制基本不爲人知,正是這種知識的缺乏導致了恐慌。

切身感知加深創傷

此次病毒疫情集中爆發在武漢,很多人感染病毒因此失去生命、很多人經歷了生死喪親的極大傷痛,隨後在101個國家爆發的疫情讓這些地區的人成爲不同程度受害者,他們以切身體驗的方式在疫情之中生活,大陸專家指出,這種基於切身感知的恐慌是直接的、體驗式的,恐慌會強化人們對於災害事件的記憶,從而產生極深的創傷記憶。

因無知、不確定而恐慌

而對於那些遠離疫區的人們來說,他們會從不同的資訊上認識到災難帶來的傷害,各種媒體報導等資訊擊向着人們,從而產生不一樣的恐慌,此時的恐慌並不是基於親身感受的,而與「認知」和「記憶」有着較大的關係,當涉及與認知有關的恐慌時,需要區分3種不同的狀態,包括「基於無知的恐慌」、「基於不確定認知的恐慌」和「基於確證認知的恐慌」,當人們對於新冠病毒的病理宿主傳播過程、疾病嚴重性等還不瞭解,這就會產生無知的恐慌,而無知的恐慌狀態可以透過科學理性來加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