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不如預期!業界籲戒菸藥物納入醫保

(原標題:控煙不如預期 業界籲戒菸藥物納入醫保)

“我曾是一個重度吸菸者,煙齡10年,但吸菸也帶給我許多疾病困擾。”不羈先生回憶吸菸史時稱,“3年前的一個炎夏日,我在杭州錢塘江邊終於悟道:吸菸不自由,而只有戒菸才能真正重獲自由,不受煙癮的羈絆和折磨,所以我的名字也叫不羈。”

曾經是海康威視海外事業部創始人,如今將所有精力投入在戒菸、控煙事業中,不羈先生是諸多用實際行動呼籲“無煙中國”羣體中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控煙早已上升爲國家級行動,但仍面臨巨大挑戰。早在2013年12月29日,中辦、國辦就印發了《關於領導幹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菸有關事項的通知》;近年北京、上海等地相繼出臺史上最嚴禁菸令。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表示,儘管中國已經有部分城市實施了市級的全面無煙立法,煙稅也提高了一些,大概佔到菸草零售價格的50%左右,但還沒有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75%的水平。

業內人士的普遍共識是,禁菸活動纔剛剛開始。

煙癮是一種疾病

“中國的吸菸人口已超過了3億,15歲以上人羣吸菸率超過了28%。”中國疾控中心原主任王宇透露的一組數據顯示,有7.4億非吸菸人羣遭受二手菸、三手煙的危害,癌症、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爲主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最主要的疾病負擔,吸菸是最主要的風險因素之一。

因此,控煙的意義不僅是預防惡性腫瘤等非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也是降低社會公衆疾病風險的最直接手段。

第一財經記者也注意到,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重大行動》中的15項活動,控煙活動就位列第四。

作爲如今的戒菸達人,從前的不羈先生稱得上是一個抽菸專家。“最多的時候,我一天可以抽上5包煙;而由於之前我負責公司的海外市場部門,去過全球超過40個國家,抽過100多種不同的煙,也見識過形形色色的雪茄。”

“但這樣的過程卻讓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差。”不羈先生感慨,“尤其是嗓子特別不舒服,而由於我從事市場銷售需要經常講話,嗓子則是我的工具,這就使我非常困擾;當然,在這期間我也嘗試過戒菸,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直到後來我對自己作了深度剖析,採用了一定的心理學戒菸法。”

在不羈先生看來,戒菸其實也是戒除心癮的過程。“我理解的吸菸者,他們不是真的喜歡吸菸,也並不享受,而是因爲不得不吸,他們要通過吸菸去緩解煙癮發作的難受感。”

作爲控煙大軍中的一員,上海普陀區中心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史兆雯的加入還要緣於其父親的一段診療經歷,“父親60多歲就有超過40年的吸病史,由於最近咳嗽,去醫院檢測出肺炎症狀,就安排了住院;而在常規體檢中又發現了血糖問題,檢測完血管情況後查出了極其嚴重的冠心病。”

“當時父親已是三支病變,連手術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於是只有讓他立即戒菸,並最後做了一個冠脈搭橋手術。”史兆雯說,“從開始的咳嗽到後期的檢查2周完成,如果我不是專業醫生,真正等到心肌梗塞、或者肺癌再去治療疾病就得不償失了。”

如今,史兆雯也同時兼顧了該醫院的戒菸門診。“戒菸門診是大衆最直接最能伸手可及的公共衛生臨牀戒菸服務,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也更易建立標準化治療。”目前,包括瑞金、仁濟等在內的36家滬上醫院已全面開展戒菸門診醫療服務。

戒菸藥物能否納入醫保?“國內目前主流的戒菸藥物有尼古丁替代劑、伐克尼蘭、安非他酮,這些都還沒被納入上海醫保名單,需要自費購買。”但史兆雯也提到,當前社會越來越認同菸草戒斷綜合症(俗稱“煙癮”)是一種疾病,相關藥物未來有望進入醫保名單。

如何引起潛在治療對象的關注則是戒菸門診的阻礙。“從傳統就醫流程看,等待病患主動就醫不利於潛在治療對象的就診;同時,現有文化對尼古丁依賴症的不熟悉、不理解也是一代問題;走入社會宣教就非常有必要。”

以綜合干預爲方式、風靡美國多年的QuitSmart戒菸項目正在國內落地。“在我們的課程中,無論是準備戒菸還是用尼古丁替代藥物,最關鍵還是要有一個非常堅定的戒菸願望;如果一個人非常猶豫要不要戒菸,那儘管他不抽菸身體還是會很痛苦。我們也有工具、方法來避免復吸,全球範圍內成功率達66%。”QuitSmart 認證教練歐立志先生說。

僅靠法規遠遠不夠

2013年底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了各級領導幹部不得在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公共文化場館、公共交通工具等禁止吸菸的公共場所吸菸。“然而,6年時間過去了,我們看到還沒有得到嚴格的貫徹和執行。”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健康促進與宣傳教育所副所長何琳說。

除了將“堅持以預防爲主”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之外,制定控煙領域的法條,有助於通過強制性約束來逐步解決預防問題。

“控煙領域的全面提速,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立法。” 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姜垣稱,“北京、上海等地進行控煙立法以後,人均吸菸率降低了1.1個百分點,上海則在國內率先將吸菸率控制在19.9%(健康中國2030的目標是20%)。”

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24個城市立法(修法或新立法),實施了控制吸菸的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受到法律覆蓋的民衆已佔全國總人口的15%。

爲了讓更多的吸菸者戒菸,法律約束則還遠遠不夠。“在多個控煙條例中,公共場所下禁菸是首條;而一些如提高菸草稅率、提高菸草價等消費稅改革措施也很重要。”姜垣說,“控煙政策如同一個‘水桶’,這裡面有各項政策,而戒菸服務則是其中的短板因爲畢竟是要政府進行花錢投入的,見效就會比較慢。”

爲此,上海的做法則是多部門聯動、社會共治。“史上第一次,15歲以上成人吸菸率被控制在了20%以下。”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上海市衛健委健康促進處處長王彤說。

王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除了上述所說由“一張網”通過滬上36家醫院戒菸門診對吸菸者進行覆蓋之外,2020年還將發佈“一幅圖”,即上海控煙電子地圖;“地圖上,那些違反公共場所控煙條例的單位、地區會有明顯的顯示度,這樣可以進一步加大執法及社會輿論監督。”

“最近,我們還在考慮如何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控煙的範圍;包括針對進博會、花博會等大型活動都將建立控煙標準。”王彤說,“接下來,還有圍繞懷孕寶媽創造無煙環境的活動;十月懷胎,爸爸要戒菸,爺爺、外公都要戒菸。”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在上海拓新健康促進中心近日推出的一體化戒菸服務公益項目中,項目方爲企業等主體建立戒菸互助小組,提供專家解惑、肺癌篩查、戒菸藥物等8大領域,第一階段將覆蓋5000名有意戒菸人士。

一面是靈活多元的機制,一面則是企業、公益組織等各方機構參與來改善體制。

“瞭解到中國有些菸民不希望通過藥物戒菸,我們的一整條產品線就包括了口香糖、噴劑、戒菸軟件等來協助。”強生中國肺癌中心負責人楊煒告訴記者,“中心引進了肺癌早診產品,希望結合低劑量螺旋CT,幫醫生更好地判斷肺部結節的良惡性。”

此外,吸菸員工的健康關懷也逐步爲企業所重視。“我發現我們的大樓裡出現了年輕化的吸菸趨勢,尤其是從事銷售、市場的年輕同事,工作壓力大,他就會在休息的時候抽一根菸。這個過程中,如何幫助去除他的成癮性,通過怎樣的活動對他疏導、影響都非常重要。”立邦工會主席馮海如是稱。

據《柳葉刀》和《2018中國成人煙草報告》提供的數據,從2003年至2018年,又出現了一個新情況:青少年、婦女吸菸率上升。我國15~24歲青少年吸菸率由8.3%上升到18.6%,其中男性青少年吸菸率達到34%。

“當前控煙工作處於非常關鍵的時刻,青少年易於接觸菸草和各種衍生的產品,一旦開始吸菸,大部分將成爲終身吸菸者。”王宇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