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抵碳費指引 最快Q3出爐

臺灣碳交所成立以來所上架的國際碳權,目前不能用來抵減碳費,仍待環境部訂定認可準則,最快今年第3季出爐。記者劉學聖/攝影

臺灣碳交所成立以來所上架的國際碳權,目前不能用來抵減碳費,仍待環境部訂定認可準則,最快今年第3季出爐,換言之,企業若要在碳交所買到能夠抵減碳費的碳權商品,最快可能要到年底。

碳交所目前販售的國外碳權暫不可抵減國內碳費,爲確保商品品質,環境部日前發函碳交所、提供國外碳權參考指引,建議碳交所辦理這類碳權上架時,國際減量專案及國外碳權應符合國際原則要求,讓買方在購入前充分了解來源與用途。

官員強調,就像是投資金融商品時,都會聽到「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應詳閱公開說明書」一樣,也應該要讓業者們充分了解產品,包括充分理解所取得的碳權,可能無法抵扣我國碳費。

至於可抵扣碳費的產品指引何時會出爐?官員表示,不管是國內或國外碳權,環境部未來都會公佈認可準則,但仍須時間。據悉,最快要到第3季纔會出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