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跨派系綠委齊籲春節前「普發1萬現金」 「讓民衆安心好過年」
▲民進黨立委陳素月、許智傑、莊競程、黃秀芳等人共同召開超額稅收紅利全民共享成果「2023拚經濟 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下同)
今年預估稅收超徵4500億元,民進黨立委紛紛提出全民共享經濟果實的相關主張,跨派系立委陳素月、黃秀芳、莊競程、許智傑、劉世芳等人27日也提出應普發現金一萬,陳素月呼籲,政府應體恤底層老百姓生活,在過年前讓經濟稅收紅利可以全民共享,讓大家好過年,年關到了,家家戶戶都要消費,對民衆不無小補,存起來可能性也不大。
綠營指出,疫情這兩年以來,臺灣的經濟數據表現非常精彩,但貧富差距卻見擴大,主計總處早於本月21日發佈薪資中位數並指出,去年各階層薪資都有成長,惟極端高薪族羣成長最快,大幅推升平均薪資,以致領不到平均薪資67萬元的人佔比升至68.31%、續創新高。
立委陳素月指出,這反映中產階層與極端高薪羣的薪資差距續呈擴大,疫情受害之產業衆多,底層庶民找不到工作機會,人民根本無感於中央的經濟數據或是GDP超越日韓等創新高的經濟數據。
現在稅收超徵4500億元,是因爲企業營所稅成長幅度比政府編列預算高,陳素月主張,這筆錢應該一萬元現金普發全民,並將結餘用在可支配所得受到最大影響的族羣,比如學生貸款的學生、勞工,與深受疫情影響的餐飲業、服務業等,讓從企業收到的稅收,與全民、這些艱苦人共享。
立委劉世芳認爲,在全球通膨的影響下,主計總處已下修今年的GDP至3.06%、明年估計爲2.75%,明年的經濟狀況將比今年更爲嚴峻。經濟成長減緩加上物價飆漲,爲保障弱勢,先前也與其他委員合作提出《社會救助法修法,讓最低生活費標準能更快速地調整,使中低收入庭能及時獲得補助。
劉世芳指出,從過去金融海嘯的消費券,到新冠肺炎期間的三倍券與五倍券,在今年政府稅收超徵約4千5百億的財政基礎上,政府應針對疫後經濟振興拿出對策。
立委莊競程指出,中央政府連續四年歲計騰餘都超過千億元,明年度也編列還債、創下22年最高,顯示政團隊遵財律,對國政絕對是好事。國人常說導體產業是「護國神山」,如果這個產的經濟果實能夠真正照顧底層民衆,更有「護國」的實質效果。
對於現金髮放的政策,莊競程指出,贊成4500億元主要由科技產業創造的超額稅收,交給全民共享。除了普發一萬元現也要加強照顧弱勢階級,並且對於受到通膨衝擊的產業持續紓困。
莊競程指出,應普發現金一萬,且發放從寬、手續從簡,讓民衆最方便,過去七年來的執政數字絕對優異, 但如何讓人民感受到是重要課題。
立委黃秀芳指出,經常看到行政部會說臺灣狀況比其他國家好,實際勤走基、和民衆互動時,感受到的卻完全不一樣,這樣說法真的沒有辦法接受。
黃秀芳指出,烏俄戰爭、通貨膨脹都讓底層民衆生活非常辛苦,飲料、茶葉蛋、便當每樣都漲價,中央不斷講說經濟成果非常豐碩,那應該更體恤基層民衆辛勞,未來執政也針對這一部分做加強。
黃秀芳指出,政府只看數字、冷冷冰冰、不知民間疾苦。希望政府能夠做到,照顧國人是政府的責任,只看數據說話會失去溫度,不只是傾聽,更要聽得懂人民的心聲、知道人民的苦,經濟紅利應該全民共享,並照顧弱勢。
立委許智傑指出,近來接獲許多基層勞工受疫情影響收入銳減,加上隔離政策導致無法活下去。加上今年稅收超徵4500億,政府秉持資源平均分配原則,應普發現金給老百姓纔是最有感的政策。
許智傑指出,雖政府多次重申振興券更有效帶動經濟,但庶民百姓卻不認同這個做法,政府就該回應民意、普發現金,幫助人民走出疫情陰影,也夠能有效對抗通貨膨脹,讓有政府會做事的印象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