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藏4大地雷!專家警告:「這2材質」最危險 致癌物吞下肚

圖、文/今健康

近年來環保意識擡頭,即便是外出吃飯,不少人也會帶上自己的環保筷,在家中也多以家用筷子吃飯,較少使用免洗筷。這樣的習慣不僅有利環保,也有助於自己把關相關清潔衛生

不過筷子造型樣式琳瑯滿目民衆應多加留意細節以及衛生清潔,以避免無意間吃下了大量細菌甚至是致癌物,埋下健康風險的疑慮。

常見筷子4大地雷 別把細菌、致癌物吃下肚

譚敦慈護理師表示,筷子可說是東方人最常見的飲食工具,和健康關係相當密切,民衆在關心食物清潔之外也應留意餐具衛生,以免禍從口入。其中筷子最常見藏匿健康問題的包括有凹槽的筷子、色彩繽紛的筷子、竹筷木筷,以及大家常見「像塑膠筷的筷子」。

不少筷子爲了止滑、更好夾食物,前端會有圍一圈的凹槽,這樣的筷子雖然方便夾物,但卻也相當容易藏匿細菌。建議民衆清洗時應確實清洗凹槽部位,以免將細菌一同吃下肚。

色彩繽紛的筷子則可能有微量重金屬的疑慮,一般而言色彩繽紛的物品彩繪定色會有重金屬,在剛製作好的時候風險較低,用久了就容易釋出,且用聞的聞不出來,長期使用可能累積健康風險。建議應儘量避免,以無彩繪筷子爲佳。

平常民衆所使用材質似塑膠筷的筷子,其多爲美耐皿筷,不會有塑化劑的問題,但卻可能有三聚氰胺的疑慮,三聚氰胺則容易造成泌尿系統結石。因此除了在購買時應留意相關合格認證,在飲食上使用時也應儘量避免接觸熱湯高溫食物,以避免釋出的可能。

竹筷、木筷這種較帶有古色古香的筷子,因質料的關係較容易吸水,加上臺灣氣候悶熱潮溼,相當容易生長黴菌,黴菌則帶有黃麴毒素,長期吃下來恐有致癌的風險,例如肝癌。因此譚敦慈護理師強烈建議,竹筷、木筷應特別注意以有上防水漆的爲佳,如此可減少筷子吸收水分,增加黴菌增長的可能性。而若筷子已經起毛邊、有黴味、甚至是看到黴斑了就應儘早替換。

綜合上述來說,譚敦慈護理師建議,在挑選筷子的時候建議多以不鏽鋼筷爲佳,並且儘量避免色彩繽紛、有凹槽或紋路的筷子,如此一來更有利避免健康疑慮。同理,其他碗盤等餐具也是如此。

正確清洗筷子,避免吃下細菌、致癌物

譚敦慈護理師也呼籲,除了挑選筷子以外,也要注意不論是使用哪一種的筷子都要確實清潔,並且也要留意收納的方式。護理師指出,在清潔方式上最常見的問題包括了放太久才洗、筷子整把一起洗、通風不良、筷槽無定期更換等4大問題。

許多民衆清洗家中碗筷時,筷子會整把一起戳洗,這樣的作法不僅容易洗不乾淨、留下油污,更有可能磨損筷子,使得筷子本體出現細微的裂縫磨痕,這些細微的凹槽就有可能成爲藏匿細菌的隱形死角。建議民衆在清洗筷子時,應一支一支輪流清洗。

不少民衆在吃完飯之後往往會先泡水晚點再洗,這樣的行爲長時間可能大量增長細菌,又在沒確實洗淨的情況下,下一餐就有可能吃下滿滿的細菌。建議民衆在吃完飯後應儘早清洗。

洗完碗筷之後常見民衆直接收納,讓筷子在筷槽等收納容器中自行風乾。譚敦慈護理師提醒,應注意收納容器的通風,避免筷子長時間處在陰涼潮溼的環境,導致風乾時間拉長孳生細菌或黴菌。

除了收納應確保通風,也要留意筷槽等收納容器的清潔,此處屬於容易積水的地方,且臺灣氣候潮溼,非常容易有發黴的情況,如前述所提到,若以沾染黴菌的筷子飲食,容易吃下致癌物黃麴毒素。建議民衆筷槽應以隨時能觀察到內部的容器爲主,並筷子不要放太多,以利時時觀察,若發現內部發黴應立即確實清洗或更換。

最後譚敦慈護理師分享,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工作分配,在她家中碗筷是各自負責個人使用的餐具,如此做法不僅天經地義,也能夠降低其中一人的負擔,各自清洗也因數量較少也較不會有失去耐心的情況,更能確實清洗餐具,讓家中的飲食健康更有保障。

本文經授權轉自:今健康「防範筷子4大健康地雷 專家:留意發黴避免吃下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