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奮力打造沿邊開放新高地—— 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風帆勁

山潮水潮不如人來潮。1月1日至5月6日,磨憨口岸共計驗放出入境人員突破100萬人次大關,同比增長89%,創歷史新高。

今年一季度,磨憨公路口岸和鐵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263.97萬噸,同比增長24.36%;進出口貿易總額完成104.06億元,同比增長19.6%。人流、物流、資金流正迅疾向離老撾最近的邊陲小鎮磨憨聚集,磨憨在加快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提速通道建設、打造智慧口岸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磨憨鐵路口岸成爲中國對東盟第一大鐵路口岸

2022年4月,省委、省政府決定由昆明市託管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磨憨鎮,昆明成爲全國唯一擁有邊境線和邊境口岸的省會城市,人們的目光紛紛聚焦到這個中國通往老撾的國家級陸地口岸。

託管磨憨兩年來,昆明市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全力推動資源向磨憨集中、政策向磨憨傾斜。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緊緊圍繞“一年見成效、兩年有突破、三年大發展”目標,全力推動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努力將磨憨打造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

數據顯示,2023年,磨憨口岸進出口貨物總量超過800萬噸、增長44.34%,進出口貨值479.04億元、增長10.54%,出入境人員超150萬人次、增長392%。磨憨鐵路口岸成爲中國對東盟的第一大鐵路口岸。

近日,昆明市“當好排頭兵”高質量發展大競賽重點工作推進會議暨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現場會議,採取“現場觀摩+會議”的形式召開,與會人員先後到磨憨的重點片區、重點項目、邊境幸福村進行了現場觀摩,切身感受這個只有21.7平方公里的昔日邊陲小鎮日新月異的變化。

邊民互市市場、人才公寓、政務服務中心等項目陸續投入使用,磨憨的人口從託管之初的2萬人迅速增長到3.5萬人,這裡成爲發展熱土、開放高地。

兩年來,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規劃打造了“站城、康城、產城、港城”四個空間發展翼。結合園區現狀和發展功能定位,針對不同片區特點佈局不同產業,重點發展國際商貿、加工製造、現代物流產業,協同發展國際金融、國際旅遊和醫療康養等產業。

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東盟大道改擴建工程、國際商貿服務區圍網主體工程、國際產能合作區等102個重大項目全面啓動推進……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去年組織87個項目集中開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58億元,同比增長370%。2022年、2023年兩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是合作區成立至託管前6年投資總和的6倍多。

“昆明市在國家給予重大政策支持下,把磨憨建設成沿邊發展的一個高地,相信能吸引更多臺資企業來磨憨投資興業。”全國臺企聯會長、上海冠龍閥門節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政宏在今年4月“知名臺企雲南·昆明行”投資考察活動中給予磨憨更多的期許。

中老鐵路昆明—萬象跨境客運列車開行、“滬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開通、“中歐+瀾湄線”“湘滇·瀾湄線”國際貨運列車從磨憨出境首發……隨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雲南省“3815”戰略發展目標全面實施,磨憨的區位優勢、通道優勢加快轉化爲開放優勢、發展優勢,這座內暢外聯、客貨兩旺的邊陲小鎮駛上了國際口岸城市建設的快車道,正全力打造沿邊開放新高地。

“強化項目儲備,以更大力度抓好精準招商、項目建設等工作,推動磨憨沿邊產業園建設儘快見到新成效。”昆明市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現場會議進一步壓實責任,要求全市各級相關部門落實好省組織實施昆明市託管西雙版納州磨憨鎮工作專題會議精神,按照合作區圍網封關運行、關鍵政策落地等重點任務,積極主動推動相關工作取得新進展。同時,深化“知名臺企雲南·昆明行”成果,招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落地,不斷提高承接產業轉移質效。

國家賦予的各項支持政策成效正在顯現,沿邊開放的步履不斷加快,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按下加速鍵、駛入快車道。

今年一季度,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5億元,同比增長142.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0.31億元,同比增長347.9%;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83億元,同比增長6.2%。

“今年要從多個方面打造內暢外聯的開放樞紐。”合作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積極推進增設磨憨口岸爲藥材進口指定口岸,拓寬磨憨口岸跨境貿易覆蓋面;加快推進磨憨鐵路口岸二期提質改造工程,促進“瀾湄快線”與中歐班列、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等有機銜接;提升磨憨物流輻射能力和口岸通關便利化程度。

呼嘯奔馳的高鐵,吊車林立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來來往往的出入境客商,滿載貨物等待通關的大貨車……在磨憨,一個現代化國際口岸城市建設的“雲南魄力”“昆明力度”迸發出無限生機和活力。(  記者 李向雄 張雁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