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警報 發電水庫3成淤積過半

臺電掌管全臺21座水壩發電,不過庫體淤積越來越嚴重,有3成蓄水量剩不到一半,其中霧社水庫蓄水量不到四分之一。(本報資料照片

臺電主要水庫目前有效容量

近5年水力發電統計表

水庫淤積衝擊未來發電。臺電全臺擁有21座發電用的水壩水庫,但泥沙淤積日益嚴重,最新平均有效容量剩下6成多,其中更有約3成淤積超過一半。而南投武界壩最慘僅剩6.8%空間、霧社水壩也只餘四分之一容量。適逢乾旱臺電統計上半年水力發電僅佔系統1.1%,歷年低點庫容減少恐雪上加霜。

過去水庫淤積,大家多擔憂供水減少,但其實也影響水力發電救援角色。臺電統計21座水壩,今年6月平均有效容量(與原設計容量比較),剩下64.1%,比去年又少0.4個百分點,庫容有日益減少之勢。雖然有些水庫像是德基青山都有8成以上,但5、6成的很多,更有6座淤積量超過一半。

武界壩僅剩6.8%空間

最嚴重是武界壩,原設計容量是1400萬噸,現剩下95.6萬噸,有效容量率6.8%,連1成都不到。其他像是烏來阿玉霸剩36%,谷關水庫僅26%,重要發電設施霧社水庫更是隻有24.9%。

根據臺電統計,2000年時慣常水力(川流式)容量因素有57%,現在已降到21%,發電效率大降。臺電有21座水壩與水庫去年共發出46.23億度電,佔整體發電系統2%,今年上半年受限乾旱,僅發出12.3億度電,佔系統比大幅滑落到1.1%。水力供應缺口,臺電通常要靠加發火力發電支應。

面對庫容縮小,臺電每年都有編預算加強陸挖清淤與水力排砂,但過去平均每年陸挖清淤量149萬噸,對比水壩庫總淤積量2.1億噸,曾被立法院批評爲杯水車薪,要求檢討改進。

高山砂石成本

臺電發電處副處長張天瑞解釋,今年水力發電不好,主要還是跟氣象水文有關,淤積沒有太大影響。像今年德基水庫建壩以來最低水位,爲了滿足下游農業灌溉需要,多數待機不發電。

臺電這幾年清淤也不遺餘力,像德基水庫去年陸挖加水力排砂清理10.6萬噸,霧社15.78萬噸,日月潭水庫是3萬噸,處理量相較過去幾年都有增加,不過也遇到瓶頸。張天瑞表示,高山水庫砂石要運出來成本相對高,像霧社水庫要走埔霧公路,考慮當地衝擊運送時間有限制。明潭水庫則受到日月潭風景區觀光成長,陸運量也難增加。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水力發電是看水位高低落差,只要有形成水頭就可發電。之所以要清淤,是因爲水力發電需要隨時放水,救援電網中的故障機組,如果淤滿會喪失功能。「臺電在中部大甲溪、武界壩都有提清淤計劃,該署會加以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