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揆上火線 別再臺獨自走炮

立院新會期週五登場國民黨團已針對兩岸政策磨刀霍霍,要新閣揆賴清德說清楚。圖爲賴清德日前赴立院拜會國民黨黨團。(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接閣揆後對兩岸的首次發言,就是批判大陸讓李明哲「被認罪」;敵對意味,打破蔡英文的三不原則,暴露出剛從地方轉戰中央的他,兩岸火候有待加強。未來,他若一面續扮臺獨走炮,另方面卻又高舉親中愛臺,對相關政策口惠實不至,自我矛盾的結果,必將讓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蔡三不原則 賴已打破

2014年,賴清德藉訪問上海機會,公開表示臺獨是臺灣人民極大共識;隔年,他又在臺南市議會連喊3次「我主張臺獨」;因此,當「親中愛臺」從他口中說出,各種負評與質疑是接踵而來。如今,在接掌閣揆後,鐵桿臺獨的背景,是否將讓兩岸關係更添波瀾,確實令人憂心。

或許,賴清德爲避免爭議,在即將到來的立院總質詢,會選擇把兩岸事務推給總統職權,拒絕迴應。問題是,這種邏輯若說得通,那麼,爲何當年的「賴市長」可以左擁臺獨、右抱親中,大談兩岸與統獨?依照相同標準,這難道不是逾越分際

推稱總統職權 難加分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改善陸生與陸配權益、提升大陸漁工人權,乃至於推動兩岸民間經貿文化交流等,有哪一項不屬於行政院的執掌範圍?作爲國家最高行政首長,沒有不面對兩岸事務的理由

換言之,即便兩岸政策屬總統職權,但從實際執行面而言,賴清德終究難以迴避處理兩岸工作。尤其,一路高舉臺獨主張的他,外界勢必會以「更高倍數」的方式檢視督促他的兩岸言行

或許,賴清德才剛就任,仍要多些時間聽其言、觀其行。問題是,他擔任閣揆後首次對兩岸事務的發言,就是對在中國大陸受審的李明哲案指指點點,批判審判程序令人遺憾;力道之重,完全展現傳統印象中的「獨派形象

兩岸事務 無迴避空間

此刻,賴清德必須理解,換位置就必須換腦袋。回顧過去1年多,即便兩岸關係跌入冰點,但蔡英文對北京的發言,至少維持最起碼的「不改變、不屈服、不對抗」三不政策;縱使波折不斷,也始終保持理性。所以,政治性格強勢的賴清德,必須儘快提升對兩岸事務的把持力度

尤其,自去年520後,因蔡英文否認九二共識,兩岸答卷始終難以作答完畢,導致兩岸跌入眼前冷和狀態;作爲大陸眼中「獨派」的賴清德,若對兩岸事務的處理,仍不脫以往深綠的反中窠臼,那麼,英、賴的結合絕不可能「負負得正」,臺海紛爭只會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