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籲司法院正副院長 520前辭職

藍營智庫籲司法院長許宗力在520前辭職。 (本報資料照片)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520就職,國民黨智庫繼日前向政府提出30項建言,11日疾呼,司法院正副院長應勇於承擔政治責任,於520新總統就職前主動辭職,建立良好憲政慣例,讓新任總統在司法改革上,纔有施展空間。

有立委日前質詢提到,2016年因總統換人,時任司法院正副院長請辭,現在520將屆,司法院正副院長要不要循憲政慣例請辭。當時司法院秘書長吳三龍說,他不便代替回覆,但就他的認知,應該沒有此憲政慣例。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昨表示,司法院長許宗力、副院長蔡烱燉應該循前院長賴浩敏與前副院長蘇永欽之例,於520新總統就職前主動辭職,建立與總統同進退慣例,也建議賴清德不予留任。

國政基金會提到,司法院前院長賴英照,在任期中因政治責任而辭職;賴浩敏、蘇永欽,則因總統換屆,涉及新總統政策理念而辭職。由此可見,司法院長應負政治責任,不僅是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2項的規定,「院長、副院長之大法官,不受任期之保障」,亦已隱約形成一定的「慣例」。

國政基金會指出,本屆司法院院長任命時,蔡英文執意提名已擔任過大法官的許宗力,引發「大法官是否可以連任或再任」的爭議。另外許在任期間的司法院,法院受理案件爆增,司法官不堪壓力自殺案件增加,法官懲戒制度成效不彰,法官貪污及權勢性騷案件審辦不力,司法院解釋或判決逾越立法界限等。許宗力作爲司法院院長,有必要爲司法院的表現,負起政治責任。

國政基金會強調,憲法必須尊重多數民意,未獲得多數民意支持的制度,不能入憲。歷年來民意調查均顯示,臺灣贊成死刑者從未低於80%。然而在4月23日憲法法庭的死刑違憲與否言詞辯論時,大法官竟公開表示「難道大法官不能做憲法教育或裁判嗎?一定要跟民意妥協?」

國政基金會直言,憲法是民衆的權利保障書,如果憲法判決由精英人士以「教育民衆」的理由,做出明顯違反民意的解釋,甚至將立法院淪爲「司法院立法局」,與北韓、俄羅斯、中國大陸有何不同,都是精英獨裁,憲政主義的精神將遭到嚴重破壞,呼籲司法院正副院長應勇於承擔政治責任,並建立良好憲政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