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弋豐/7月4日還沒誕生 衰小美國轉大人

美國原本也是國小民弱,也一樣政治惡鬥,只是惡鬥後,一次次逐漸建立政治慣例,確立民主憲政原則,最終成爲世界強國。(圖/視覺中國CFP)

儘管不是美國人,在好萊塢電影洗腦下,臺灣也幾乎人人都知道7月4日是美國的國慶日,其中說的最明白的,當然就是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反思越戰電影《七月四日誕生》,片中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主角,跟美國國慶同天生日,藉此帶出片中的反思主旨;《ID4星際終結者》片名的英文原名就是「獨立紀念日」也就是美國國慶日,這部純娛樂片就沒有甚麼深刻的反思之意,而是讓美國在美國國慶日領導全世界打敗外星人,純粹的訴諸美國愛國主義。

《ID4星際終結者》這種大美國主義的電影,全球觀衆也照單全收,這是因爲在我們的心目中,美國的確就是世界強國,3.26億人口,2016年GDP 18.57兆美元,是世界市場,是世界貨幣發行國,是世界警察,也是世界各國爭相移民前往的地方。臺灣大多數人認識美國的時候,美國就已經是如此的世界強權了,但是,美國並不是生來就如此的。

美國甚至也不是「七月四日誕生」。1776年時,北美各個殖民地紛紛宣佈獨立成爲自由與獨立的各國(美國各「州」的英文原意爲「國」),免除向英國王室效忠的義務,終止與英國之間的所有政治聯繫,準備組成邦聯組織,各派代表組成「大陸議會」,在7月2日投票,至7月4日正式採用《獨立宣言》,於是美國將7月4日立爲「獨立紀念日」,也當作是國慶。

但是,《獨立宣言》中所寫的「United States」雖然與後來美國的正式國名一樣,但是注意其be動詞用的是「are」,不是「is」,也就是說,文意是指複數國家,「聯合起來的各國」,而不是指單獨一個稱爲「合衆國」的國家。當時各州分別獨立,雖然有個一起開會交換意見的大陸議會,也一起出兵組成大陸軍,但「美國」本身根本還沒組成。

當時美國人正在如火如荼的與英軍打獨立戰爭,「建國」這件事只好緩一緩,一般認爲美國獨立戰爭結束於1781年約克鎮圍城戰役,雙方實際簽訂《巴黎和約》還要拖到1783年。英國放手了,所以美國就建國了?還早得很呢。

前面提到,各州本來只想組成鬆散邦聯組織,但經過獨立戰爭搞得生靈塗炭,積欠軍餉士兵差點譁變,貨幣貶值到不值一文,債高於頂不知道該怎麼還,遍地都是起義、抗稅暴動,大陸議會卻幾乎什麼都不能做,因爲他們不僅沒有行政體系,連募兵的經費都籌不出來。

維吉尼亞州州長亨利‧李,敦請華盛頓重出江湖,施展他當年曾經平息兵變的影響力,華盛頓回信表示:「影響力不是政府,我們應該有個能保障我們生命、自由與財產安全的政府,不然我們馬上會看到最糟的後果。」

有了這樣的共識,1786年起,各州代表開始召集會議討論應該成立聯邦,該如何組成聯邦的辦法後來就寫成了《美國憲法》,因此這場會議後世也就稱爲制憲大會,會議中各種不同主張彼此拉鋸吵翻天,以至於連總統選制都有極大漏洞也沒發現,甚至憲法條文還忘記加上人權條文就草草推出,結果導致憲法纔剛出爐就得要立即修憲,加入美國憲法第一至第十條憲法修正案,後世稱頌爲美國《人權法案》,卻是因爲根本忘記所以只好修憲補進去。

1789年《美國憲法》出爐,但美國還只是紙上談兵,聯邦政府要開始運作,得依憲法選出參衆兩院、總統,火速通過一些稅法,而行政機構還空空如也,等待從零開始打造,這纔是美國真正的「建國」工程,距離1776年《獨立宣言》,已經過了十幾年。

▲美國不是天生強大,衰小國家轉大人,靠的是不斷的自我改進。美國能,我們又未嘗不能做到?(圖/視覺中國CFP)

剛成立的美國,也跟我們熟悉的美國天差地別,它不是人口大國,含黑人、原住民在內,僅有約240萬人口;也不是領土大國,13州只有今日的美東沿岸部分,且沒有佛羅里達州,到1819年西班牙才把佛羅里達州割讓美國;美國中西部是到1803年,拿破崙因爲無暇顧及美洲,在「路易斯安那購地案」中把整大片中西部領域賣給美國。德州本屬於墨西哥德州人反抗墨西哥統治起義,於1836年宣佈獨立脫離墨西哥,到1844年加入美國聯邦,引發美墨戰爭,1848年美國戰勝,才從墨西哥取得了今日美國西南各州。

剛建國時的美國,當然也不是什麼世界市場、軍事強權或民主領袖,儘管美國當時是民主共和國的先驅,但是民主運作得糟透了。華盛頓卸任之後馬上陷入政黨惡鬥,美國國會議員原本多是社經地位高的仕紳,本來不時興打架,但是1798年國會就發生第一次大打出手的惡例。政黨惡鬥,雙方把手伸進媒體,掌握媒體公器互相攻伐。

美國開國先賢排名順位相當前面的漢彌爾頓,爲了鬥爭對手無所不用其亟,推動《反煽動法》規定發表或印刷任何攻擊總統、政府以及國會的言論都違法,但是立法「不小心」獨漏副總統,因爲副總統是政敵傑佛遜,攻擊他就沒關係。傑佛遜也沒好到哪去,他抨擊《反煽動法》違憲,但日後輪到他當總統時,他推動《禁運法》,侵犯人民的財產權與人身自由,也一樣違憲。

臺灣人覺得政治人物很差勁,政黨惡鬥歹戲拖棚,但美國剛開國時的爛戲碼可比臺灣現在的政治還要糟糕透頂,所以美國絕不是生來就是個偉大的國家。但是,美國每次發生爛事,就會改進,憲法寫到忘記人權,就立即修憲補進去;1800年,因選制大漏洞發生憲政危機,總統差點難產,就改進了選制;政黨惡鬥太過離譜,就逐漸建立了政治該怎麼運作的默契,甚至連三權分立也是因爲惡鬥而意外誕生。

今日談到三權分立,都會提起「馬布裡麥迪遜案」,這事源於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敗選,即將把政權交接給傑佛遜,亞當斯竟然趕在卸任前夕,連夜一口氣任命修法多出來的16位聯邦巡迴法官以及42位治安法官,用自己人填滿司法體系,這些法官被戲稱爲是「午夜法官」。

由於亞當斯連夜任命,亞當斯的國務卿約翰‧馬歇爾根本來不及處理,於是有17份委任狀未能在亞當斯卸任前發出,傑佛遜知道此事後,就命令他的國務卿麥迪遜不準把這些委任狀發出去。這場幼稚的意氣之爭,引發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後果。

委任狀被扣住的治安法官之一,威廉‧馬布裡聯合了其他3個也沒有收到委任狀的治安法官,一起向最高法院提告麥迪遜,這就是史上留名的「馬布裡訴麥迪遜案」。最後,這場官司的解決方式,成爲三權分立的基礎。

臺灣人經常哀嘆國小民弱,政治人物整天幼稚惡鬥,其實,臺灣並非「特別倒楣」。美國原本也是國小民弱,也一樣政治惡鬥,只是惡鬥之後,一次次逐漸建立政治慣例,確立了民主憲政的原則,政治惡鬥甚至還帶來了司法獨立,最後,美國竟然逐漸發展成爲如今的一流強權國家。

美國的歷史,不啻是一個相當勵志的故事,美國能,我們又未嘗不能做到?「7月4日還沒誕生」的美國,給我們的啓發,就是將相本無種,美國不是天生強大,衰小國家轉大人,靠的是不斷的自我改進,日新又新。

好文推薦

藍弋豐/戰科系?沒路用不過是龜笑鱉無尾

藍弋豐/玻璃心們與鴉片戰爭

藍弋豐/同婚=少子=人口老化?邏輯數學有問題

藍弋豐/房思琪與拿破崙的埃及情人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藍弋豐,臺大醫學系畢業,現任科技新報數位內容行銷總監。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