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兆元顧神主牌

(圖/臺電提供)

核二廠2號機14日正式除役,許多藍營立委的關注與批判焦點放在是否造成缺電,但蔡政府全面廢核造成的問題,不僅於缺電風險而已,其作法形同浪費了近兆元的民脂民膏,來成就民進黨與蔡英文的廢核神主牌。

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要全面廢核,核一、二已經除役,接着就是核三,與此同時,接近完工的核四也不會啓用,不啓用代表的就是報廢了。如果蔡政府願意看看國外作法、聽取專業意見,繼續用核電,4座核電廠有近800萬瓩的裝置容量,比臺中火力發電廠還多,每年可提供超過2成的供電量。

但蔡政府執意廢核的結果,就是要興建大量的綠電、火力發電來替代這2成多的核電。火電方面,單以臺電號稱要穩定供電的「六大計劃」,就要投資超過6千億元增建火電機組,加上把3千億元的核四報廢、除役的經費,蔡政府等於浪費納稅人近兆元來成就廢核神主牌。

全球廢核的高舉期大概在2011年日本福島事件之後,許多國家宣佈核電停建、廢核時程,但在激情過後,大部分國家都回歸理性與專業,在強化核電安全後繼續使用,甚至持續增建核電,因此蔡政府的廢核早已不是世界潮流了。

再者,近年世界的環保議題完全移轉到減碳,幾近無排放的核電反而被視爲有助減碳,因此再次強勢迴歸,歐洲的英、法固然在增建核電,亞洲的韓國也重啓核電事業,大陸更是大力推動,連曾發生福島核災的日本都繼續用核電,還要提高核電比重。

先進國家這些作法有其脈絡與道理,只有蔡政府對廢核一往情深、執迷不悟,臺灣人民終究要爲此錯誤政策付出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