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醫美市場需求釋放 北京量、價領跑

經濟社會不斷髮展,老年羣體更加註重自身的生活質量,醫美也逐漸進入他們的視線。老年人青睞哪些醫美項目?老年羣體的醫美呈現哪些特點?老年醫美市場趨勢如何?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採訪了美唄醫美創始人兼CEO龔連勝尋找答案。

龔連勝表示,隨着銀髮時代的到來,老年羣體對醫美項目的需求出現明顯增長跡象,牙齒種植、祛眼袋、雙眼皮手術、拉皮手術成爲最受老年人歡迎的四大醫美項目。其中,北京老人“拉皮”客單價甚至達到8萬元,量、價均高居全國第一。但受限於信息差及產品供給不足,當下老年羣體的醫美需求還未得到滿足。對此,他建議,醫美機構應多開拓適合銀髮市場的醫美產品,甚至可以考慮開創老年醫美專科品牌。

抗衰項目最受歡迎

“抗衰是受歡迎的醫美項目之一。”龔連勝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美唄平臺2022—2023年抗衰除皺項目GMV增長數據統計來看,抗衰除皺項目在全國的整體增速爲96.34%,用戶羣體主要集中在35—45歲的人羣。

在城市維度上,醫美的客戶羣體多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十大增量最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增量均超過40%。

“目前醫美領域的主力消費羣體爲35—45歲的人羣,抗衰主要依靠儀器和注射項目來進行。”龔連勝介紹說,從老年客羣來看,超過60歲的抗衰人羣則會考慮拉皮手術。

美唄平臺數據顯示,牙齒種植、祛眼袋、雙眼皮手術、拉皮手術四個項目最受老年客羣青睞。其中,牙齒種植的客單價爲1.5萬元;祛眼袋的客單價爲7000元;雙眼皮手術的客單價爲1萬元;拉皮手術的客單價爲4萬元。

“數據也反映出目前部分老年人已具備了對醫美產品的消費能力。”龔連勝以北京老年醫美客戶羣體爲例進一步介紹,2021—2023年北京老人客羣拉皮手術客單價爲8萬元,成交數及客單價均居全國第一。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政策層面也正進一步推動抗衰老產業發展。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提出發展抗衰老產業,要求深化皮膚衰老機理、人體老化模型、人體毛髮健康等研究,加強基因技術、再生醫學、激光射頻等在抗衰老領域的研發應用。

“政策之下,醫美產業再迎利好。”龔連勝表示,但相關產品的推出相較政策將會有一定的滯後性。

諮詢量增56%

當下,不少活力老人的退休生活愈發豐富多彩,由此也推動了老年醫美市場需求的釋放。“高頻的社交活動帶動他們對自身顏值的關注,因此也產生了不少醫美需求。”龔連勝表示,60—65歲活力老人對醫美的需求增長明顯。例如,2018—2023年,五年時間裡老年客羣的醫美諮詢量增長56%。

另據《中國醫美行業2023年度洞悉報告》顯示,未來三年,我國醫美市場將保持15%左右的年複合增長。在新增長的醫美目標客戶人羣中,老年人或將佔有一席之地。

但與需求增加形成對應的是,老年人常常因爲缺乏對正規醫美機構的辨別能力而出現受騙現象。從公開信息來看,“老年人+醫美”往往以維權報道的形式出現在公衆面前:“花23萬餘元點疣”“充值29萬元做美容反悔起訴”等新聞層出不窮。

龔連勝表示,主要原因是目前面向老年人的醫美產品存在供給不足、醫美內容科普不到位等問題,導致現有產品對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同樣帶動不足。

“醫美用戶,特別是老年人羣體,實際上很難分清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的區別。”龔連勝表示,美容醫院和美容院的部分項目有雷同現象,同時,部分大型美容院也取得了開設醫美板塊的資質,致使二者邊界混淆,出現了一些渾水摸魚欺騙消費者的行爲。

對此,2023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醫美行業監管。

“女兒帶媽去醫美”成新趨勢

如何加強供給來滿足老年人醫美需求?龔連勝認爲,醫美市場屬於增量市場,部分老年人和即將步入老年的用戶羣體在此前有過美容或醫美經歷,對行業有認知、有需求,從業者要捕捉到新趨勢、新變化,快速開發適配老年羣體的醫美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40歲的女兒帶着60多歲的母親前往醫美機構諮詢,正在成爲一種新趨勢。

“中年客羣帶着母親消費醫美產品,說明未來家庭也將成爲醫美產品宣傳傳播的場景。”龔連勝表示。

“從具體醫美項目來看,超聲炮、熱瑪吉等‘不開刀也能變美’的輕醫美項目,客單價往往在幾千元或上萬元左右,對部分老年羣體來說屬於可承擔的範疇。”龔連勝認爲,“短期內,醫美機構對老年人的關注度還不夠。但長期來看,關注老年市場,甚至推出適當的親子醫美產品,鼓勵用戶帶着自己的媽媽來體驗是完全可行的。”

“未來,不僅醫美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行業的發展也將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以此來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需求,未來或將出現面向老年羣體的醫美專科品牌。”龔連勝預測,“參照口腔領域,目前北京已有了老年口腔機構,未來或許也會出現專業的老年醫美機構。”

北京商報記者 趙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