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的藍白拖/從老外飆罵看臺灣的「不好意思」文化

▲▼老外粗口公車司機臺女幫腔網友超火:拜託肉搜。(圖/翻攝自YouTube)

Chris Fuchs (傅子羽)

熱心公民記者提供一段發生在8月4日晚間桃園車上外國乘客向司機飆英文髒話影片,看完短片之後,雖不確定那位乘客是哪國人,但以英文侮罵且暴力威脅司機和其他乘客的行爲,實在是丟了我們所有外國人的臉。

除非是當時在車上,不然我們無法由短片,或當事人發表的聲明完整還原爭執發生前幾分鐘的事實。不少臺灣網友看短片時聚焦在那名外國人和他的妻子,但引起我注意的反倒是那位司機陳金積先生冷靜的反應,以及他拒絕向那名失態的外國人說「對不起」。

剛學中文時,我一直搞不懂爲什麼漢語有這麼多「I’m sorry」的說法。在一堂課內,學到了「對不起」、「不好意思」、「抱歉」和「道歉」。回憶起,那時不清楚在什麼情況下該適合使用哪一個詞語。英文相對比較簡單:有禮貌人會說「I’msorry」。由此可見,中國文化細節裡真的很重視禮貌。

紐約市,如桃園公車上相似的爭吵是很常見,紐約客對此已見怪不怪了。在路上不小心撞到路人,許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會很兇地對被撞到的路人說:「Watch where you’re going」。有些人還可能不會說什麼,只會繼續往前去,連一句「I’m sorry」也都不會講。這畢竟是紐約,在這環境下,個性要很硬。

然而,我多年前住過的臺北卻不一樣。搭乘捷運時,我也學到了另外一句客氣用語:「借過一下」。無論在坐電扶梯或者準備下車,許多冷漠臺北人說了那句話,甚至有的也會再加上一個「不好意思」。在紐約地鐵裡,「借過一下」不存在於許多乘客的詞彙中,他們反而會對擋住出口的人提出一個反問句:「You wanna get out of my way?」習慣臺灣有禮文化的薰陶,也因此,幾年前首次去中國,在青島人山人海火車站買票時得到大陸人給我的震撼教育,才發現客氣的「不好意思,借過一下」是寶島特產

臺灣可說是一個「不好意思」國家。不論去買衣服,商店找不到你要的大小,或者去買便當發現你要點排骨飯已經賣完了,臺灣人幾乎習慣性加上那四個字。至於這個文化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有人覺得是和臺灣長期當殖民地本性有關,有的覺得是因爲臺灣人缺乏自信,有的覺得是因爲國民義務教育很重視起碼的禮貌。

在短片中看到保持冷靜且拒絕道歉的司機陳先生,他堅持的態度也許一開始讓不少習慣說不好意思的臺灣人感到有點意外,但相信他堅持不向無禮的人低頭也一定讓臺灣人替他感到驕傲。我相信大部分的老外,無論是否住過臺灣,看完短片之後,也會有一樣的感受。

站在服務大衆前線如公車或捷運司機,與計程車司機等在工作時都有一定的風險。臺灣人大概還記得2012年2月2日林姓司機被毆打的「Ma案」。再說,北捷案發生了之後,臺灣人搭乘捷運時,現在都知道要提高警覺。儘管我們尚未掌握這起事件所有的細節,至少從網路上的短片知道,那位司機先生的行爲反映出臺灣的「不好意思」文化且懂得最主要的精髓--如果沒有「對不起」任何人,卻盲目地說「對不起」,那句話就會失去了原意。

作者Chris Fuchs (中文名:傅子羽)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現任紐約市一所高中漢語教師,專業翻譯者;長期關注臺灣議題,持續爲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美國《世界週刊》及臺灣《臺北時報》等撰寫文章,作者歡迎讀者也能進入個人推特https://twitter.com/Chris_Taiwan交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