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到猝死頻傳! 醫:「暈眩、步態不穩」就要馬上送醫

▲88歲翁心跳過慢暈眩嘔吐,「新心律調節器救命!(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近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全臺低溫傳出不少長者猝死,氣溫急遽變化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導致中風、心律不整等狀況醫師提醒,早晚溫差大、起牀離開被窩體溫快速變化,都是心臟疾病的好發因子之一,除了注意保溫,更要定期測量血壓,若是家中長者已經出現「暈眩、步態不穩」等心臟疾病的前兆,就要立即送醫。

一名88歲徐先生日前因暈眩、嘔吐就醫,診斷後發現除了有硬腦膜下出血癥狀,還合併心搏過緩,部分時段心跳更降至僅每分鐘30下。醫師考量病患年紀大且有高血壓高血脂及慢性心房纖維顫動的病史,長期使用抗凝血劑傳統手術風險過高,決定採用微創手術植入「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30分鐘就完成手術。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黃羣耀主任表示,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僅約五元硬幣,可在病患完全清醒的狀況下執行手術,只需在病患右側鼠蹊部局部消毒麻醉,經由鼠蹊部切開一個不到一公分切口,將右心導管深入心臟中,並將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置放至右心室側心室中膈的適當位置。

黃羣耀進一步說明,與傳統永久性心律調節器相比,一般傳統心律調節器術後限制較多,術後一至二週禁止手臂高舉過肩,術後一至二個月禁止手臂過度活動,但新型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恢復期快、愈後限制少,以徐先生爲例,術後平躺六小時就可以起身並進食,兩天後即出院,也沒有動作上的限制。

此外,植入傳統永久性心律調整器患者無法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新型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則並無此限制,正常情況下,新型的調節器電池約可使用12年,若年過70歲的長者有心跳過慢,切怕開刀或不適合開刀,就可考慮新型無導線節律器。

但黃羣耀提醒,現行的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只有心室單腔型的設計,仍無法全面取代所有形式的永久植入性節律器,目前也尚無健保給付。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