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原着改編舞臺劇作 《北京法源寺》震撼登臺

《那年花開月正圓》奚美娟飾演慈禧。圖/柴美林 ←光緒與四章京互訴衷腸。圖/謝宇

北京法源寺》爲李敖大師2000年出版的歷史小說,經由中國名導田沁鑫改編爲舞臺劇,將晚清歷史事件戊戌變法經由核心人物互相對話連結出讓人感慨萬分的故事,帶戲迷琢磨歷史人物內心情緒的糾結不安與對社稷未來的關鍵抉擇,如何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此劇已於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演出多場,今年首次來臺演出,希望能給觀者一點思考往日曆史的契機。

大師筆下百日維新 搬上舞臺

此劇故事起源自古剎北京法源寺,三位核心變法人士康有爲、梁啓超譚嗣同住家離寺廟很近,也因譚嗣同與梁啓超兩人經常至廟裡走動而更結拜於此。而滿肚子文才的康有爲對社稷進步思前想後,經過多年努力由翁同龢幫助與皇帝會面,僅僅一個時辰的召見,卻是往後維新變法主張的起點。

光緒皇帝與康有爲力求在三年內改變國家局面,頒佈了「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自強,但一系列大動作除舊佈新的改革讓慈禧太后十分擔心政權的穩定,因而決定插手干預。光緒皇帝察覺到手握實權的慈禧即將有所動作,便急命楊銳帶出密詔維新派人士籌謀救駕事宜。譚嗣同夜訪握有兵權袁世凱,商議營救光緒皇帝之策,卻因袁世凱揭發意圖而失敗。變法於轟轟烈烈的103天后因慈禧廢黜光緒皇帝而畫下句點。慈禧太后訓政,康有爲與梁啓超流亡海外,以譚嗣同爲首的「六君子」則血濺北京菜市口

四大實力派演員 同臺飆戲

此劇本次選角都是實力派演員,由《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奚美娟、《乾隆下江南》賈一平與《還珠格格周杰與中國國家話劇院當家青年臺柱寰宇主演,還有黃小立、馬迎春老戲骨飾演對社稷滿懷擔憂的大臣們。賈一平飾演具有大義凜然風範的譚嗣同,壯志未酬因而眼泛淚光傾訴衷腸,牽動着觀者的情緒;周杰飾演光緒皇帝,眉頭緊皺訴說無實權的苦痛卻又希望能夠拯救國家於水火之中,厚實純粹的情緒鋪陳讓人心醉;還有慈禧專門戶扮演者奚美娟,威嚴中帶着做爲女子的柔軟,演出人性化的慈禧太后。

傳統戲曲 融合現代光影

舞臺場景設置將北京法源寺設定爲核心場所,並透過影像抽換背景,融合宮廷與民間等三重空間爲一,體現了田沁鑫導演的舞臺風格,以中華傳統戲曲舞臺設計的理念,融入現代舞臺光影科技效果,簡約但效果卻扣人心絃。更利用角色對話重新審視戊戌變法那一百多天內每個人物的內心轉折與情緒變化,不論是光緒皇帝鬱鬱寡歡卻始終心繫社稷,苦於無實質政權而變法失利;慈禧原是支持維新,但幕後執政多年的她無法接受快速猛烈的變化而決心捍衛自身政權;康有爲志向滿懷又心生希望,卻無人懂得他的先見之明;還是劃下變法句點的同時,譚嗣同從容就義毫不畏懼,都從不同角度解讀了爲國爲家、爲生爲死、爲情爲理等面向,透過演員們的表情與口吻展現此段歷史中不同人物的繾綣思緒

中港演出多場 熱評如潮

此劇由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聯合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完成,在中港演出多場皆獲得戲迷追捧,熱評如潮。

本次經由時藝多媒體引進臺灣,將於2017年11月8日、9日在國父紀念館大會堂獻上李敖大師與名導田沁鑫用盡心力之作,一同與戲迷探討生老病死、政治棋局、世俗倫理等,並深思無我之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