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洪寶山:珍惜不美好的美好

圖、文/理財週刊每個臺南人對成功大學一定印象深刻,在校區與校區之間夾有一條十五米寬的勝利路,當年,植滿了鳳凰樹,那是臺南人記憶裡綠色隧道鳳凰花開之際,是驪歌輕唱之時,畢業生陸續走出校園踏入社會,期待振翅高飛。 只是投入職場後才發現,夢想開始與現實發生衝突理想開始與三餐背道而馳,衰退的經濟,不斷的金融風暴,起薪與通膨成了反向連動,方寸安身之地,得花更多的心力才能搖搖晃晃地站起來。不過我卻發現,許多年輕人仍抱守着錢多事少心態職銜薪水不夠好,寧願先當賴家王老五。 另一方面,一個從梅雨而生的災情,甚至不知如何取上名字天災,已殘忍的奪走包括林務局梨山佳陽分站一對情侶在內的五條人命,並造成超過新臺幣四千三百萬元的農業損失生離死別,就在無法預料命運裡發生。看着電視畫面,只是鼻酸,只是心痛。 同時,執政者卻仍繼續演出「一馬鬥二牛」的歹戲拖棚劇,一是美牛,用瘦肉精進口換TIFA(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另一是西班牙病牛,龐大債務病情傳染臺灣。 加上證所稅成爲另一病源重創國內股市,五月份證交稅驟減至五十五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三三%,創下今年新低。歐元財長會議雖然通過高達一千億歐元紓困救援計劃,也只成爲短多消息,重病難愈。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到的鳳凰花,已隨着愈來愈頻繁的天災人禍,尚未盛開,便成春泥。天災發生時,所有記者都能知道哪裡是危險地區而搶先報導,這必然是天災未發生時就處於危險,爲何,政府不能未雨綢繆? 課徵證所稅議題已經使今年一到五月的證交稅比去年銳減八十三億元(實徵淨額三三二億元,衰退二○%),這已經是全民皆知的謬政,爲何,政府不能懸崖勒馬? 珍惜得來不易的工作,珍惜萬物與生的大地,珍惜已經擁有的稅收,珍惜不美好的美好,每個人都能做到。(文未完)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61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最後倒數,理財影片大搜集。詳見event.moneyweekly.com.tw】【理財週刊實習記者培訓營。詳見www.moneyweekly.com.tw】【名師授課,致富法典!股票、權證期權、生活品味課程一網打盡,詳見www.moneyedu.org.tw】

►►►致富關鍵,就在ETtoday新聞雲《理財週刊》雜誌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