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侯昌明:窮怕了!靠股市晉身千萬

圖、文/理財週刊

人稱臺灣省長」的侯昌明,竟是個玩股票超過十八年的箇中高手,經歷過慘賠幾千萬的教訓後,他悟出一套致勝法則,不炒短線,核心持股長線佈局,現在股市淨賺早就超過千萬以上。文.洪佩玲/圖.侯昌明提供 大家都以爲我是投資專家,其實我在股市及基金投資路上也曾繳了不少學費。」現在的侯昌明講起投資理財如同「股市專家」,但在股海中進出十八年的他,曾經誤信明牌,投資未上市股票,結果當然是石沉大海;也曾在二○○八年金融海嘯慘賠數千萬,成爲股災大戶。 但失敗的經驗卻也讓他悟出一套「穩健帶一點積極」的選股法則,就是進場前仔細評估,抓住一到二支自己熟悉的個股徹底研究,在合理的價位及量能的原則下進場。進場後,運用長線佈局核心持股,適時獲利了結或認賠停損,絕對是投資人必要的態度! 現在的他自認財富累積,除了靠主持本業之外,各項理財工具運用,確實讓存款增加不少,他認爲,不管用哪一項理財工具,最重要的其實是要先有錢,把錢守住了,再來談投資。 窮人致富 靠跟會賺錢 「只要一出門,就會把資料準備好帶着看,每天隨時瞭解財經動向。」現在的侯昌明天天都在理財,採訪過程中侯昌明也隨身帶着兩本財經專書。有人稱他「臺灣省長」、「摳門一哥」,他倒不在乎,因爲小時候窮怕了!侯昌明認爲,在理財路上最怕的就是愛面子殺傷力不可小覷,對他而言,累積金錢纔是人生目標! 侯昌明出身小康之家父親公務人員,微薄薪水養活全家,爲了多賺點錢而投身股海,卻也無法讓家庭經濟有所起色。憶及每次要跟父親拿學雜費,看着父親皺着臉說:「可以等到我領年終獎金再給你嗎?」以及每次跟父親要生活費,看着他從口袋緩緩掏錢的模樣,當下侯昌明即知,「我只能靠自己努力賺錢及存錢。」 侯昌明從國中開始便不斷打工,努力想要致富,包括撿廢鋼鐵發傳單餐廳端盤子家教民歌西餐廳駐唱等都做過,收入隨着年紀漸長而逐漸寬裕,大學時期光是每月在民歌餐廳駐唱就能賺幾萬元,因此當兵前便存了六十幾萬元,二十六歲就存到人生第一桶金。 父親失敗經驗 拒入股海 保險系畢業的侯昌明,原本跟投資理財沒什麼關聯,因爲在民歌餐廳駐唱時,看到餐廳經營狀況不佳老闆娘卻靠着跟十九個會支付所有生活開銷,還能享有優渥的物質生活,侯昌明便開始從每個月的收入中,固定拿出五千元跟會,希望透過互助會累積出一筆存款。 從小,侯昌明看着父親投身股海,每天跟朋友認真研究股市訊息線型分析,聽電臺股市名嘴報明牌,長期下來卻賠得很慘,一度因養不起,要將所有小孩送到孤兒院。曾經,侯昌明跟自己說:「我不想步入父親的後塵,不要碰股票。」但最後他想通了,當兵期間由父親帶領,懵懵懂懂地進入股市,想要以小搏大,終究還是在股市裡跌了一大跤。 初嘗甜頭 股市新手暈船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之後,侯昌明沉寂一段時間。民國八十六年再次投入股市時,一檔聯電(2303)讓他初嘗甜頭,當時侯昌明拿了五十萬元的資金進場,買入價大約二十∼三十元,漲到六十幾元趕緊賣掉,半年時間報酬率達一一○%,讓侯昌明發現股市很好賺。但緊接着臺股由紅翻黑,一路狂跌,侯昌明還沒意識到危機時就賠了七成,只好認賠殺出,更落到身無分文的地步。 退伍後,侯昌明積極工作,白天拉保險、晚上唱民歌,甚至到地下電臺當主持人,每月賺一萬四千元,一樣逼自己要存五千元跟會,沒錢時就過着一餐花費不到五十元的日子,每天花費不超過一五○元,也不敢有其他的娛樂費用。想到以前的苦日子,侯昌明把它當作是人生功課,也因爲窮過,才知道賺錢理財的重要…。(文未完)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631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學理財永遠不嫌晚。課程活動詳見www.moneyedu.org.tw】

►►►致富關鍵,就在ETtoday新聞雲《理財週刊》雜誌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