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在教室內做愛的高職情侶II

翁立揚本文包含:

【第一部分】該如何脫離「忌妒他人」的泥沼?【第二部分】傳統文化對於年輕女性的「病態美」期待【第三部分】「追尋自我」與「病態美教條」長達百年的壕溝戰【第四部分】不同成長背景下的新生代【第五部分】結語

【第一部分】該如何脫離「忌妒他人」的泥沼?

即將步入2013年的今日,華人社會已經很少「反對」女性「成爲」當紅的電影明星、歌手、節目主持人、運動選手;也不太會「反對」女性「進入」任何一項以男性爲主體的產業;更不會「反對」女性進入政治權力的核心,成爲衆多男性的領導者。

然而,在啓蒙思想傳入中國以前,華人社會鮮少允許女性「在家門以外展現才華」;筆者在本文當中,只想將重點擺在兩個字上:忌妒。

蔡英文成爲民進黨當中最有聲勢的政治人物,許淑靜於倫敦奧運舉重項目獲得銀牌,出道29年的劉青雲以以電影《奪命金》拿下金馬影帝寶座,吳寶春在世界級麪包大賽獲得冠軍;每當以上4位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的女性、男性登上媒體版面,作爲閱聽人的我們,並不會對他們感到忌妒;那是因爲,他們﹝她們﹞距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

假如今日獲得奧運獎牌、金馬影帝﹝影后﹞的對象,是每天都會與我們見面的同學同事;忌妒的火焰,有可能很快就會在我們的心靈當中燃燒起來。

筆者必須強調,必非每當「我身邊有人擁有成就,而我無法擁有相同的成就」的時候,我就會忌妒那位擁有成就的人;倘若我對那個人,擁有真摯、強烈、持久的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或是愛情﹞,我不但不會忌妒他﹝她﹞,還會因爲他﹝她﹞擁有了成就,而發自內心、不由自主得替他﹝她﹞感到喜悅;倘若我和那個人,除了同學、同事等公領域上的關係之外,沒有一絲絲得親情、友情、愛情,那個人就容易成爲我所忌妒的對象。

只要是「在你我身邊的人」,又是「你我所不愛的人」,就容易成爲「你我所忌妒的對象」;同時符合這兩項條件的人實在太多了。

「忌妒他人」是很累的,可怕的是,這種負面情感,卻又是發自內心且不由自主的。

毫無疑問的,任何人都必須設法由「忌妒他人」的泥沼當中抽身而出,才能夠擺脫人生在世大部分的煩惱;可是,該如何做呢?我相信宗教的神秘力量,有機會幫助修行的教徒脫離這項泥沼。但這並非筆者於本文所要陳述的重點。

【第二部分】傳統文化對於年輕女性的「病態美」期待

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年輕女性」,一直賦予着一種「病態美」的期待,巴不得每一位年輕女性,都是弱者、被保護者,在人格特質上,都能夠維持「端莊婉約、純潔,而且不渴望愛情,也不希望男生愛上自己」,在生理需求上,除了渴望吃飯、睡覺之外,最好一點性慾也沒有。

幼年就開始纏足、婚前守貞、丈夫死後安分守寡,以及「面臨歹徒強暴時,爲了捍衛貞潔而自殺」,皆屬於這種「病態美」期待的範疇之中;這種「病態美」期待發展成熟之後,就被「具體化」成爲「三從四德」這種易於年輕女性所理解的教條。「年輕女性」所展現出來的人格特質與生理特質,愈符合這種「病態美」期待、「病態美」教條,就愈能受到周遭人認同;反之,愈不符合這種「病態美」期待、「病態美」教條,就愈容易遭受周遭人忌妒。

只要男性、女性對於「每日與自己朝夕共處的妻妾、女兒、姊妹婢女」除了名分上的夫妻關係、血緣上的親子關係、血緣上的兄弟姐妹關係、倫理上的主僕關係之外,並不具有任何真摯、強烈、持久的親情、友情、愛情;男性、女性們巴不得自己的妻妾、女兒、姊妹、婢女們各個弱不禁風、思想空洞:跑步才跑30公尺就跑不動了;完全不敢跟家人以外的年齡相仿的男生講話,完全不敢用眼睛直視着外面的男生;只要見到家人以外的年齡相仿的男生,就害羞到躲在父母親身後,並且背對着那位男生;看到蟑螂、老鼠馬上嚇到暈倒;將家中長輩所開示的道德倫理當作聖經,只懂得遵守規定,而不去思考規定是否合理;只要稍微遇到了點文謅謅的句子,就看不懂;要跟她們談論點國際局勢,她們連日本、美國、英國在哪裡?都搞不清楚。

在宋代以降的歷史當中,年輕女性們爲了爭取周遭人的認同,便開始爭相競逐着「誰比較符合這種病態美期待」;就以「三從四德」當中的「婦容」來說,年輕女性們爭相競逐着:誰的衣服穿得比較多、誰的肉體「暴露在衣服所遮蓋不到的地方」的比例比較少。

經過了長達數百年的「爭相競逐」之後:原本「在公開場合露出肚臍」纔會被認爲是「穿着暴露、不守婦道」;到了後來,「在公開場合露出手背、臉孔」就會被認爲是「穿着暴露、不守婦道」。

在「所有的年輕女性,都不敢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的伊斯蘭社會當中,假如有一位年輕女性的面紗稍微沒有戴好,露出了一點點臉孔;那位年輕女性,歷時便會遭受周遭人忌妒;然後,產生了忌妒心理的周遭人,就會高舉着「道德」的旗幟開始整肅她、排擠她;事實上,發動整肅與排擠的最大目的,並非爲了貫徹「道德」,而是爲了發泄衆人的忌妒心理。

在這種----對年輕女性充滿「病態美」期待的社會當中,假如有位「年輕女性」短跑的速度比男性快、長跑的體力比男性持久,而且「很不避諱得」讓社會知道了「自己擁有這項才華」;這位「年輕女性」馬上就會成爲一個「被忌妒者」;真正極端強烈忌妒她的,並非那些相當於公衆輿論的「天下悠悠之口」,因爲發表公衆輿論的人們,距離這位「年輕女性」都太過遙遠,他們比較沒有必要極端強烈得忌妒一位「與自己非親非故的陌生女性」﹝當然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忌妒﹞;真正極端強烈忌妒她的,是與這位「年輕女性」朝夕相處,卻對她缺乏真摯、強烈、持久感情的丈夫、父母、兄弟姊妹。

倘若這位「年輕女性」的丈夫、父母、兄弟姊妹,對這位「年輕女性」擁有真摯、強烈、持久的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或是愛情﹞,這位「年輕女性」的丈夫、父母、兄弟姊妹不但不會忌妒她,還會因爲她擁有高於男性的成就,而發自內心、不由自主得替她感到喜悅。

【第三部分】「追尋自我」與「病態美教條」長達百年的壕溝戰

啓蒙思潮傳入中國之後,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年輕女性的「病態美」期待並未消失,但是展開了兩萬五千裡的大撤退。

這兩萬五千裡的大撤退,導致今日的女性,在公領域當中展現才華時,比較不會遭受「身邊」「對自己缺乏感情」的家人、同學、同事們極端強烈得忌妒了。

換句話說,今日的男性,在公領域當中展現才華時,所承受的「對自己缺乏感情的周遭人」的忌妒;相較於,今日的女性,在公領域當中展現才華時,所承受的「對自己缺乏感情的周遭人」的忌妒;在程度上是差不多的。

那麼,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年輕女性的「病態美」期待,究竟撤退到了哪裡呢?

清末到1930年代,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年輕女性的「病態美」期待,隨着「年輕女性開始接受以保家衛國爲出發點的新式教育」→「年輕女性吸收到了保家衛國思想」→「年輕女性參與反帝國主義運動」→「年輕女性吶喊:開放女性進入產業界,國家纔會更強大」→「年輕女性進入產業界」→「年輕女性電影明星與年輕女子運動員的出現」,由教育→政治運動→職場大衆文化等「公領域」,一路撤退到了愛情→性愛等「私領域」當中。

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優勢軍力的威脅下,歷經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征與逃竄,終於盼到了「第二次中日戰爭」這個使其得以好好修補元氣的避風港與溫牀;而國民黨「擁儒派」掌權後,於南昌起始的「新生活運動」,使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年輕女性的「病態美」期待,也在重新提振四維八德的聲浪當中,獲得了可以修補元氣、持續傳承的溫牀。

國民黨「擁儒派」所起始的「新生活運動」,阻止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當中的個人主義,在教育→政治運動→職場→大衆文化等「公領域」當中解放了女性之後,繼續針對中國女性的愛情→性愛等「私領域」進行解放;也使的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年輕女性的「病態美」期待,得以繼續壓抑着中國年輕女性的情感自主權、性愛自主權。

現在,出現了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五四新文化運動當中的個人主義,首先在「學校教育」這項公領域當中解放了女性;接下來,又相繼在政治運動→職場→大衆文化等「公領域」當中解放了女性;接下來,又開始嘗試著於愛情→性愛等「私領域」當中解放女性。

爲何個人主義使女性獲得解放的先後順序是:教育→政治運動→職場→大衆文化→愛情→性愛?【由公領域而至私領域】

爲何不是:愛情→性愛→教育→職場→大衆文化→政治運動?【由私領域而至公領域】

最初,中國學術界是爲了達成「救亡圖存、民族復興」的使命,纔開始自「西方文化」當中探尋、蒐集可取之處。

最初,中國學術界是爲了「救亡」才選擇「啓蒙」。

然後,當整個中國學術界「啓蒙」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後,纔開始分裂出少部分的知識份子,是爲了「繼續啓蒙」而選擇「繼續啓蒙」;在此同時,中國學術界在整體上,依然是爲了「繼續救亡」而選擇「繼續啓蒙」。換句話說,無助於「救亡圖存、民族復興」的西方文化,是較難引起中國學術界認同的。

而「自由戀愛、小家庭制度、啓發式教育」便是西方文化當中,無助於華人社會推動「救亡圖存、民族復興」的元素。﹝在戰後嬰兒潮世代來臨以前,西方世界在「性愛」這項私領域當中,對於「年輕女性」亦充滿「病態美期待」,認爲少女不應當擁有性慾﹞

因此,即便蔣介石沒有發起新生活運動,個人主義針對「年輕女性的愛情、性愛等私領域」進行解放的路途,依舊是遙不可及的。

一直到21世紀的華人社會,在筆者所就讀的高中當中,班對之間的戀情必須地下化,在校園當中公開戀愛依舊是不被允許的「女學生因爲談戀愛而沒有專心念書」相較於「男學生因爲談戀愛而沒有專心念書」;前者遭受父母、師長反對、整肅的程度,通常遠高於後者「女學生將初夜獻給男學生」相較於「男學生將初夜獻給女學生」;前者遭受父母、師長反對、整肅的程度,絕對遠高於後者「女學生爲吸引異性而裸露胸膛」相較於「男學生爲吸引異性而裸露胸膛」;前者遭受父母、師長反對、整肅的程度,絕對遠高於後者「女學生爲吸引異性而裸奔」相較於「男學生爲吸引異性而裸奔」;前者遭受父母、師長反對、整肅的程度,絕對遠高於後者「一位女學生同時與多位男性談戀愛」相較於「一位男學生同時與多位女性談戀愛」,前者當中的女學生所遭受到的壓力及指責,絕對遠遠大過於後者當中的男學生,而「一位女學生同時與多位男性做愛」相較於「一位男學生同時與多位女性做愛」,前者當中的女學生所遭受到的壓力及指責,絕對遠遠大過於後者當中的男學生,在筆者這個世代的成長曆程當中,仍舊會在父母、師長經年累月的耳提面訓之下,在意識形態上抱持着以下的立場:在身心尚未成熟的此刻,不宜與異性發生親密互動,唸書是你們在人生這個階段的責任,把高中和大學考好,迎面而來的,就是充滿自信而多采多姿的青春,喜歡一個人,將那個人擺在心中就好了,不要去耽誤對方的前程,也不要忽視了自己現在作爲學生的本務……

至於「筆者的父母」這個世代的成長曆程,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第四部分】不同成長背景下的新生代

在即將步入2013年的今日,由於每位個體的成長背景不同:

成長在較爲人本主義的環境下的女性個體、男性個體,對於自己生活周遭的----「自己在親情、友情、愛情上並不喜歡的年輕女性」,雖然有可能會忌妒她的才華、異性緣、性感程度高過於自己,但並不會對她具有「病態美」期待;倘若是對於「自己所抱有真摯、強烈、持久的感情的年輕女性」,則不但不會忌妒她的才華、異性緣、性感程度高過於自己,還會因爲她擁有高於自己的才華,而發自內心、不由自主得替她感到喜悅。

成長在較爲傳統的環境下的女性個體、男性個體,對於自己生活周遭的----「自己在親情、友情、愛情上並不喜歡的年輕女性」,必然對於她們的「私領域」抱有強烈的「病態美」期待,巴不得她們的人格特質、生理需求,在「愛情」和「性慾」這兩座深不可測的區塊當中,都像個冰冷的雕像,都像個「沒有喜歡上任何男生、也不想被任何男生追求、沒有性慾、也不喜歡聽到他人談論性慾、更不希望他人對自己產生性慾」的活死人;只要她們今天的穿着流露出了一絲絲性感,馬上就會對她們產生強烈的忌妒感;只要她們今天和男生髮生了任何親密互動,馬上就會對她們產生強烈的忌妒感。

至於「身心尚未成熟,不宜發生親密互動」、「不該因爲戀愛而忽視學生本務」這類外在的意識形態,在許多情況下,都只是爲了包裝、掩護「不由自主且發自內心的忌妒心理」的外在糖衣

無論這類外在的意識形態,是出現在1930年代的南昌,還是21世紀的臺北;都很有可能:只是包裝、掩護忌妒心理的糖衣。

當然,將學生的基測、統測、學測、指考成績視爲「業績」的中學導師補習班老師,也很有可能會在業績考量下,對學生們灌輸「身心尚未成熟,不宜發生親密互動」、「不該因爲戀愛而忽視學生本務」這類的意識形態。

當然,除了忌妒心理及業績考量之外,中學導師和補習班老師也會爲了貫徹「其自身所認知的『道德』」,而將這類意識形態灌輸給學生。

﹝成長在較爲傳統的環境下的女性個體、男性個體,對於「自己所抱有真摯、強烈、持久的感情的年輕女性」,則不但不會忌妒她的才華、異性緣、性感程度高過於自己,還會因爲她擁有高於自己的才華、異性緣、性感程度,而發自內心、不由自主得替她感到喜悅。﹞

【第五部分】結語

假如有位身處於傳統家庭、傳統教育文化下的「年輕女學生」,其人格特質很容易就被很多不同的男生不由自主得、發自內心得喜歡上,其人格特質也很容易不由自主得、發自內心得同時喜歡上很多位不同的男生,而且「很不避諱得」讓社會知道了「自己正同時與很多位不同的男生交往」;這位「年輕女學生」馬上就會成爲一個「被忌妒者」;真正極端強烈忌妒她的,並非那些相當於公衆輿論的「天下悠悠之口」,因爲發表公衆輿論的人們,距離這位「年輕女學生」都太過遙遠,他們比較沒有必要極端強烈得忌妒一位「與自己非親非故的陌生女學生」﹝當然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忌妒﹞;真正極端強烈忌妒她的,是與這位「年輕女學生」朝夕相處,卻對她缺乏真摯、強烈、持久感情的父母、學校老師、兄弟姊妹、同班同學

假如有位身處於傳統家庭、傳統教育文化下的「年輕女學生」,其肉體很容易就能夠挑起男生性慾,其也很樂意,讓打手槍經常打不出來的男生,能夠看着以自己爲女主角的性愛影片打手槍,並且成功得達到性高潮,射出精液;這位「年輕女學生」馬上就會成爲一個「被忌妒者」;真正極端強烈忌妒她的,並非那些相當於公衆輿論的「天下悠悠之口」,因爲發表公衆輿論的人們,距離這位「年輕女學生」都太過遙遠,他們比較沒有必要極端強烈得忌妒一位「與自己非親非故的陌生女學生」﹝當然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忌妒﹞;真正極端強烈忌妒她的,是與這位「年輕女學生」朝夕相處,卻對她缺乏真摯、強烈、持久感情的父母、學校老師、兄弟姊妹、同班同學。

●作者翁立揚,輔仁大學歷史系學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網友更多聲音與討論,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