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忠/誰來維護「伴手禮」品質

作者李武忠(博)國內產品品質佳但是銷售通路始終是一大難題,爲了幫助農產品銷售,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均熱衷於推出五花八門的地方特產「伴手禮」,也確實讓銷售業績有所成長。然而就在列入屏東十大伴手禮的「豆油伯」被踢爆拿低價金蘭醬油混調出售以及先前雲林蜂蜜造假事件後,對於這些等同於用政府公權力幫忙背書伴手禮的日常監督管理再度受到社會大衆的質疑。

廠商缺乏誠信如豆油伯廠商辯稱生產不足下不得不以較高成本請人代工,每每在產品發生問題後將原因歸咎於自己不知情也是受害者,或是將責任推給員工疏忽,缺乏企業應有的承擔,因爲不知反省所以錯誤會一再發生,最終影響到的卻是臺灣相關產品的整體形象;而原本應該站在民衆這邊的政府部門不知道是否怕被究責,在事發後老是幫廠商說話,未即時、公開、透明的作爲反引發消費大衆更大的不滿,也讓民衆對政府保證失去信心,更不利農特產品行銷

官方認證的伴手禮(非只「豆油伯」)理應經過嚴格篩選有一定的選拔流程,邀請學有專精專家公正社會人士、市府官員等共同來擔任評審比賽產品造假不易,問題在於政府對於取得伴手禮認證產品後續的追蹤查覈是否落實(包括:原料添加物製程、衛生安全、品管等)並主動公佈查覈結果,纔是確保伴手禮品質的關鍵所在,而不是被動等產品出問題後,才採取暫時將其撤出十大伴手禮待改善至符合規範後再研議恢復的消極作法美其名是爲了保護農民、廠商,反而會傷害到消費者對官方所推薦伴手禮的信心,適得其反。

國內公平交易法規名人代言的產品廣告如果有不實,名人和廣告主負有連帶損害賠償責任;試問對於政府認證的伴手禮若出問題,政府主管官員是否也應該負起連帶責任呢?

而消費者在挑選伴手禮時,也應該意識標榜純手工」、遵循「古法釀製」…這種費時費工的產品很難在短時間大量供應通路市場需求有機產品亦然),可以此做爲選購時的判斷參考,也不要落入貴就是好的迷失,小心瘦了荷包又傷了身!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思想可以無限大--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