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篇/科技業都是物理人! 輔大物理「系友導師」揭秘

▲輔大物理系推動系友導師制度。(圖/記者盧映慈攝)

記者盧映慈/採訪報導

畢業季快到,許多學生最擔心的是「選擇就業或進修」、「如何在就業場上找到一席之地」等問題,輔大物理系從2016年開始推動「系友導師」制度,邀請學界業界的傑出系友擔任在校生的導師,系主任項維巍表示,「這些系友們都是不支薪的,但他們用盡全力把知道的教給學生。」

物理系在20、30年前,是聯考甲組理工學院)的第一志願,但近幾年社會強調應用,這種「純學問」的系所漸漸不受歡迎,連考進來的學生也都很迷惘、不知道未來該做什麼;2016年,在傑出校友馬國鵬的推動之下,決定讓輔大系友會正式向內政部立案,藉由系友的力量來共同改變這個系,「我們成立50年,最大的資產就是這些不同行業的系友!」

當時協助推動系友會立案的劉濱,畢業後投入半導體產業,他感嘆表示,「最優秀的人才還是來自學校!」教學上,物理系只是領進門的分類,要認真投入個別領域研究,繫上可以提供學術進境,但如果想連接到不同的產業,在不同領域工作的系友,就能分享他們的經驗,指導學生認識、學習,甚至引發興趣,有系統地建立起物理系產學相輔相成的制度。

「光電」是輔大物理系非常傑出的特色,也是國內最早提倡光電科技的系所之一,每學年開出的選修課程有很大的比例與光電科技相關,再加上理工學院的電機工程系、資訊工程系、生科系化學系等課程,學生可獲得的學習項目非常廣泛。劉濱說,「物理是一切事物的基礎,我們大約有80%的畢業生會到科技產業發展,意想不到吧?」

▲劉濱(右坐者)在系友導師見面會上,與學生分享他廣大的人生經驗。(圖/翻攝輔大物理系官網,下同)

物理基礎概念可以協助發展量子電腦、生醫科技半導體跟光電等不同產業,撇除純學術的研究,其實應用層面很廣,劉濱說,「發展了技術背景,就能鑽研未來的競爭力。」

有了系友導師,爲了承襲「廣泛且多元」的概念,學期還會舉辦「系友沙龍」,邀請不同領域的系友返校與在校生、或是剛進入社會的年輕系友分享經驗、專業與成就;「提供橫向、縱向連接,讓學生們看到自己未來的樣子」,每次時間預計90分鐘,固定在星期二晚上以座談會的形式進行,業界實習的機會更是多元。

每次的分享者除了在臺積電、聯電工作的工程師之外,也有走工程法律、甚至當自由攝影師的系友;在顯示產業推動辦公室擔任顧問的陳熊光說,這個概念就像是「公司需要不同的人,不能每個人都是張忠謀」。

陳熊光表示,不同的人有幾個層次的概念,一個是不同能力,一個是不同階層,每個地方都需要不同的人,但唯一共同的要求就是「基礎能力要打好」,這也是在學校希望學生都能達到的;但有時候,能力要遇到阻礙纔能有突破,所以他會帶領學生接觸產業實務,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困惑、激發能力,甚至開發興趣。

由於陳熊光曾擔任過光電、半導體領域製程監控,參與此組的同學也多半想要從事相關產業,每次分享會活動的都製作PPT簡報,把自己對產業的理解、困惑都以口頭報告方式分享,就像是「工作簡報」;透過這種方式,陳熊光也能馬上找到問題,讓學生以產業的角度來想望前景,比起單方面的聽,更能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陳熊光(左一)在系友導師見面會上,以一貫的認真態度回答學生疑問。

物理系目前有400名學生,每次大約有50、60名學生會參與系友導師的活動,一組大約5、6個學生,「但其實在羣組都會公告活動,大家自由加入」,有時候一場會有10幾個上下一起參與;學生先填表單選擇想要跟的系友導師,由導師、學生自行安排會面約談,每個學期都可以重新選擇一次導師,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的領域。

除了業界之外,在中研院基因體中心擔任研究技師張七鳳,就是學界導師的代表,許多人聽到學術研究,可能下意識覺得「很象牙塔」,但她鑽研的屬於生物物理、是生命科學的範疇,其實非常需要跨領域的能力,在場的前系主任劉建楠也說,「其實學問研究到最後,都會覺得通往同一條路,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張七鳳(前排左二)帶領學生到中研院參觀,她笑說「有毅力從輔大到南港的中研院,都是優秀人才!」

張七鳳說,生物物理對於物理系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項目,大部分時候都只是「教科書上的名詞」,但她自己的求學經驗讓她瞭解,受過基礎數理訓練的學生,在不同行業、不同研究領域都能發展能力,她帶領的小組活動設計成參觀中研院,除了給學生實際看到「教科書上」的儀器設備,也能幫學生介紹人脈、投入不同的研究領域。

「很特別的是,大學生研究生沒有包袱,不會怕自己問了笨問題,反而更能夠有獨特的想法,有時候連我也很驚豔!」但是大學生還是顯得比較沒自信,張七鳳表示,「其實能夠進來的,大家程度都差不多,能夠立下目標最重要,學業表現或許不是特別好,但態度纔是形成差別的關鍵,願意在假日千里迢迢去到南港中研院參觀的人,我都覺得很棒!」

下篇:感性篇/輔大物理系友導師:做副總裁不如做哥哥姊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