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政府 柯文哲老謀深算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的「聯合政府」政見,究竟是利多弊少,或利少弊多,衆說頗爲紛紜。我們必須先了解到,柯文哲所提出的「聯合政府」構想,是有其現實意義上的針對性的。

針對者爲何?當然是目前臺灣所施行的類似「半總統制」(雙首長制)的流弊。臺灣的政體,是既有高高在上、實際上掌握着最高權力的民選總統,並由其任命行政院長,再由行政院長組閣,任命各部會首長,既無須附署,亦不必經立法院同意。總統的權力過重,但卻不必接受立法院的質詢,是典型的「有權無責」。行政院長雖銜命組閣,率部會首長向議會負責,但只要總統一聲令下,立即可以撤換,形同總統的「幕僚長」。

權與責不能相符,就是總統做得再差,如蔡英文連續745天神隱羞於見人,也撼動不了她的權力。柯文哲的聯合內閣,首先就是要打破這種總統有權無責的現狀,逐步走向內閣制,因此,他率先表態,如果自己當選總統,一定會到立法院接受質詢,展現了勇於任事的恢宏氣度。

聯合政府的前提,是必須先有內閣制。柯文哲顯然是想將臺灣的政治體制,由「雙首長」過渡到「內閣制」的。當然,如此的改變,恐怕會涉及到修憲才能達成。修憲茲事體大,依現行憲法,唯有在立法院中擁有過半以上,甚至超過85位的席次,纔有可能。以民衆黨目前的實力看來,大概最理想的估算,也不過在10席左右,必須透過民意的力量,促使立院跨黨派作最大限度的合作,推動修憲,才能達到最終目標。「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柯文哲的用心,就非常值得進一步分析了。

聯合政府是在沒有一個政黨過半,而由其中兩個或以上的政黨結盟,然後定案的。但是,這也必須在選舉完畢後,才能憑藉各黨派代表人數的多寡、理念的相通與否、共同的目標如何,才能決定。柯文哲在選前提出聯合政府,當然是看準了在2024的選局中,不太可能有一個過半的政黨出現,民衆黨雖可能僅僅只有10席,無疑卻成爲兩大黨必須爭取的關鍵少數。在這種情況下,兩大黨都必須釋出一些可觀的善意,在內閣部會中,騰挪一些位置,讓民衆黨屬意的人選,可以發揮其功能,以此逐漸壯大民衆黨的力量。在總統大選上,柯文哲進可以攻;而在立委席次上,也退可以守,又何樂不爲?

柯文哲聯合政府的另一個層次,則是所謂的「政黨輪替」。政黨之需要輪替,當然是針對着許多非綠民衆已經忍無可忍的、貪污腐敗、極權專制的民進黨而發。「藍白合」,不但是60%民意的歸趨,也是對民衆黨最有利的,這包括了總統職位,也涵蓋了立委選舉。

政黨輪替是近程目標,柯文哲以藍白合爲戰術;內閣製爲遠程理想,也是未來的治國藍圖;而聯合政府則是中程的過渡,既可在選前作藍白合,也未嘗不可能在選後藍白合。柯文哲思慮周密、老謀深算,其實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2024的選戰,無論如何,柯文哲已是立於不敗之地了。(作者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