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合力找證據 大禹治水屬實

臺大人類學系美籍教授高德。(中央社)

喇家遺址發現死於古代一場地震的3名兒童骨骸。(新華社)

「大禹治水」考古團隊大陸學者吳慶龍提供的照片,是黃河上游官亭盆地中潰決洪水扇,所形成的臺地。(新華社)

大禹銅像。(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長江、黃河近百年洪災事件

臺大人類學系美籍教授高德、美國普度大學教授達里爾‧格蘭傑與大陸學者吳慶龍率領的多位大陸學者、專家所組成的考古團隊,在8月5日出刊的第353期《Science科學》雜誌發表論文,證實中國相傳數千年的「大禹治水」故事的確存在,也爲夏朝的歷史真實性及起始年代提供重要支持。

這篇《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論文,聚焦於青海省的地質調查,提供黃河流域在西元前1920年爆發大洪水的證據。

相傳上古帝堯統治時期,中原洪水氾濫,嚴重影響百姓生活,帝堯命鯀(音同滾)治水,鯀用「障水法」,在岸邊設置堤防,阻止水漫農田,但歷時9年仍無法成功,因此,帝堯又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

喇家遺址現兒童骨骸

禹視察河道,檢討父親失敗的原因,改採疏導河川的方式,以13年時間,疏通9條河,徹底解決黃河的洪水氾濫問題,舜帝因而禪讓帝位給禹;禹以「夏」爲號,建立中國首個王朝。

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吳慶龍表示,學界認爲「大禹治水」的故事有一定事實基礎,但從沒發現相關科學證據,直到2007年,他前往黃河上游、青海省積石峽地質考察時,團隊偶然發現一些特殊的碎屑,確認是4千年前巨大洪水的沉積物。

團隊還在以發現世界最早麪條著稱的喇家遺址,找到死於古代一場地震的3名兒童骨骸,以放射性碳定年法檢驗,發現他們死於西元前1920年,測定當時可能發生一場強烈地震,在積石峽引發山崩,土石堵塞1.3公里寬的黃河河道,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有40層樓高

參與研究的高德教授表示,6到9個月後,堰塞湖水量有185至210公尺深,高度相當於臺北101大樓40樓。當土石無法承受源源不絕的河水而潰堤,多達110億至160億立方公尺的湖水迅速流向下流,形成洪水,威力足以爲禍下游2千公里的黃河及支流,很可能就是「大禹治水」傳說的源頭。

葛蘭傑教授表示,這場災難性的大洪水,是地球過去1萬年來最大洪災之一,「相當於亞馬遜河歷來測量到的最大洪水」。

本篇論文也探討考古學上所見大洪水與社會政治轉變的相互關係,和史學上的紀錄是否能相呼應。研究團隊認爲,若夏朝的成立和歷史上記載的大洪水確實相關,且本篇論文所討論的大洪水事件,在程度與時間上皆符合《尚書》和《史記》的記載,夏朝可能是始自西元前1900年左右,而非先前認爲的西元前2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