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農漁產1﹪與99﹪的博奕

▲▼臺灣農業需要呵護。(圖/記者徐文彬攝)

作者李武忠(博)

兩岸農漁業存在競合關係而外界在評比兩岸農漁業競爭力時,總存在臺灣優於中國刻板印象,就整體而言臺灣農漁民平均的素質技術經驗等確實優於中國農漁民,也難怪臺灣官員在談到兩岸農漁業交流時言語間總帶有些許自傲,經常安排中國官員、學者、企業來臺參訪農漁村進行學習、取經之旅,樂此不疲。事實上,這些年中國農漁業已開始發生轉變,在臺商、退休高官、學者專家、農民團體等協助下,許多臺灣優良品種、技術、經營模式、knowhow等已經在當地落地生根,種植出來的產品品質(包括甜度)直逼臺灣國產品價格卻更低;部分農產品透過當地科研人員進一步的育種改良以及配合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引進,產品品質更勝於臺灣本土生產製造,據實地觀察發現這樣的現象確實存在茶葉、吉利吳郭魚石斑魚苗中藥材花卉豬肉、等產品身上,這些產品在國外市場接受度頗高,對致力於開拓國外市場的臺灣農產品無疑是一大威脅,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臺灣政府千萬別再駝鳥心態更不要自以爲是。

中國務農人數高達數億在耕地、教育、技術、設施、經驗等水準不一,濫用化肥農藥藥物激素等情況相當普遍,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多以供應中國境內消費爲主,臺灣農產品可以很輕易做出市場區隔不具威脅性。但是根據初步推估,中國各項農產品生產排名前10-15﹪的農民其生產技術和產品品質或略遜於臺灣在地農產品,但是在生產成本與總產量卻遠勝於臺灣國產品,若再參考臺灣農民學院模式由政府有計劃給予定期培訓施以專業訓練,提升生產技術與藥物正確使用,假以時日將可以趕上臺灣水準,這些農產品若回銷到臺灣國內農產消費市場,將會對以小農爲主體的臺灣本土農業造成嚴重衝擊,臺灣方面應該加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去蕪存菁並培養消費者對國產品的忠誠度以爲因應。有臺灣官員或謂中國農產品藥物殘留問題嚴重消費者接受度低不足懼,問題是日前中國政府爲去除「黑心食品王國」的污名,重建民衆對吃的信任,頒佈史上最嚴格食安法,不但納入網路平臺與保健食品管理,也強調源頭管理的重要,短期間或許無法全面確保所有上市農產品的食用安全,但是若先把重心放在前10-15﹪的農民身上是可以產生很大的效果,臺灣官員不要老是把「藥檢」視爲防禦中國農產品輸臺的馬其諾防線

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若改變策略全力搶攻國際市場,可採取精兵策略挑選具外銷潛力品項生產的前 1﹪業者,從選種、生產管理、病害防治、上市前檢驗檢疫分級包裝到出口運輸採一條龍模式全程給予嚴格管控,並深入瞭解目標市場的管制規範、消費狀況、潛力、消費者偏好、需求數量等等,同時藉助與這些國家簽定之自由貿易協定取得零或低關稅優惠,將會較臺灣99﹪國產品具出口競爭優勢,這對需要國外市場來進行數量與價格調節的臺灣農產品會是一大挑戰,不能等閒視之。

農業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如何加速研發與技術移轉腳步並透過策略運用將成爲決勝關鍵。目前臺灣在農業科研上仍具備相當的實力,但是現行試驗場所的技轉規定和農業施政策略運用上卻存在諸多缺失極需檢討修正;兩岸農業差距正在縮小別讓「龜兔賽跑」的寓言在兩岸農業競合上真實上演,那將會是臺灣農業的大災難!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