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寒具、油炸檜、油炸鬼都是油條

杭州一家早餐店推出彩色油條,有海苔芹菜味、抹茶奶油味、牛奶巧克力味和水果味。(中新社資料照片)

每年農曆正月十四到十六日三日,廟裡道人磚瓦泥塑一個秦檜像,下有口,肚裡空,拿桑柴一燒,秦檜便耳口眼鼻七竅生炯,人們便歡呼、叫罵,真解恨。有人拿燒餅在其上燒,烤得黃焦再吃,稱吃秦檜肉。

我國古代的油條叫做「寒具」,用糯米粉和麪,加鹽少許,揉搓後撚成環形鐲子的形狀,用油煎。劉禹錫在一首關於「寒具」的詩中,這樣描寫油條的形狀和製作過程:「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匾佳人纏臂金。」可見這「寒具」類似於今天的「饊子」,得纏在手臂上製作。《東京夢華錄》有「油炸環餅」的記載,該是與「饊子」相似吧。

秦檜下油鍋哩!

在《東京夢華錄》還記載了另一種油炸食品:「又以油、面、糖蜜造爲笑靨,謂之『果食』,花樣奇巧百端……」這就是宋代的巧果,傳統做法爲:把白糖放在鍋中熔爲糖漿,加進麪粉芝麻等輔料,拌勻後攤在案上,晾涼之後再切成均勻的長方形,最後再折爲梭形或圓形,放到鍋中油炸至金黃即可。有些女子還會用一雙巧手,把這些色澤豔麗的餅捏成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這種油炸食品僅是七巧節用,沒有走入日常生活。《夢粱錄》中記載的「油炸從食」,則是油條之類的食品正式步入歷史舞臺。而油條與秦檜的關聯則在《清稗類鈔》找到了記載:「油炸檜:長可一尺,捶面使薄,以兩條絞之爲一,如繩,以油炸之。其初則肖人形,上二於,下二足,略如乂字,蓋宋人惡秦檜之誤國,故象形以誅之也。」

民間傳說,油條起源自南宋時的杭州。當時的杭州稱爲臨安,城裡有一座衆安橋,橋下有兩家吃食攤,李四賣芝麻蔥燒餅,王二賣油炸糯米糰。當時朝廷昏庸無能,賣國降金的宰相秦檜和其妻王氏橫行當道,致使精忠報國的抗金英雄岳飛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於杭州風波亭。消息傳開後,一時間羣情激憤,街頭巷尾議論紛紛,痛罵賣國賊秦檜。王二和李四聽到這一消息後,非常氣憤。李四不由得攥起拳頭往案板上一敲。你看我來整治這小子,非叫他不得好死,於是從面案上揪下兩塊麪疙瘩,捏成兩個麪人。一個是吊眉秦檜,一個是翹嘴王氏。放在案板操起刀,對王二說:「你看着,我叫這老奸賊碎屍萬段!」王二忙說:「甭!這不解恨,得叫他點天燈,下油鍋!」爲了泄憤,王二拿麪糰捏成一男一女兩個小人的形狀,並讓它們背靠背黏在一起丟進油鍋裡,百般烹炸,令其滿鍋打滾,翻來覆去,不斷煎熬,直至「皮焦骨酥」,並取名叫「油炸檜」。並大聲吆喝:「都來看哪,秦檜下油鍋哩!」附近行人圍攏相望,無不拍手稱快。一對面人撈出後,你揪一塊,他拽一裁,你撕他咬,都覺解恨。紛紛要求李四就照這樣多做多炸,人們爭相購買。既解心頭之恨,又充腹中之飢。其他食鋪見狀,也爭相仿效,幾乎整個臨安城都做起了「油炸檜」,並很快傳遍全國。剛做的時候,怕得罪秦檜,所以最早這個「檜」,是寫成火字偏旁的「燴」。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秦檜那裡,他立即派人逮捕這些人,人們爲求自保,只好將「油炸燴」改叫爲「炸油條」。

清人顧震濤吳門表隱》中講:「油炸檜,元郡人顧福七創始,然始於宋代,民恨秦檜,以面成其形,滾油炸之,令人咀嚼。」清末《南亭筆記》記載濟南早晨有童子賣油炸檜之事。可見在清末這種食物才傳到北方,叫油炸鬼,連梁實秋先生也被整懵了。他說:「我生長在北平,小時候的早餐幾乎永遠是一套燒餅油條──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條。有人說,油炸鬼是油炸檜之訛,大家痛恨秦檜,所以名之爲油炸檜以泄憤,這種說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爲北方讀音鬼與檜不同,爲什麼叫油鬼,沒人知道。」元代的張國賓所寫的《羅李郎大鬧相國寺》雜劇中有這樣的唱詞:「小哥說:我四五日不曾吃飯,那邊賣的油炸骨朵們,你買些來我吃。我侯興買了五貫錢的油炸骨朵,小哥一頓吃完,就脹死了。」周作人推測說:「按骨鬼音轉,今雲油炸鬼是也。」油炸骨朵大約確是油炸鬼的前身。清初康熙年間的學者劉廷璣在《在園雜誌》卷一記載了一次他由浙東觀察副使奉命引見,渡黃河,到了王家營,見草棚下掛「油炸鬼」數枚。他記載了做法:「制以鹽水合面,扭作兩肢粗繩,長五六寸,於熱油中炸成黃色,味頗佳。」這種食物俗名「油炸鬼」,也就是油條。

傳說寄託着人們對奸臣的恨,在朱仙鎮幾百年來留傳下一個燒秦檜的風俗。每年農曆正月十四到十六日三日,廟裡道人用磚瓦泥塑一個秦檜像,下有口,肚裡空,拿桑柴一燒,秦檜便耳口眼鼻七竅生炯,人們便歡呼、叫罵,真解恨。有人拿燒餅在其上燒,烤得黃焦再吃,稱吃秦檜肉。

開封油條酥脆焦香

開封油條製作的時候,麪粉中要加小蘇打(或鹼)、礬、鹽溶液再添水,和成軟麪糰,反覆揉搓使勻。餳過之後,擀成片,切成長條,取兩條合攏壓過,抻長下入油鍋內,用長筷子不斷翻轉。由於受熱。面坯中分解出二氧化碳,產生氣泡,油條就膨脹起來。炸成油條,色棕黃並鼓之圓胖,酥脆而香。

民國開封,百味小吃鬧東京,開封的油條不斷升級創新,有雙批油條、四批油條、八批油條、槓油條、小焦槓油條。當時戲臺演員隨口唱道:「賣油條的大嫂真能幹,長得漂亮身體健,真香油,細白麪,油果子炸得黃燦燦,保證秤頭不缺欠,捎包回家敬老年。」

據《開封商業志》記載:正勁小槓油條,民國年間以大南門裡白禿(佚名)和徐府坑張家的最著名,建國後以朱少鉅製作的有名。一九七八年被定爲名產風味小吃。翻勁枉油條,建國後以車站食堂溫義高製作的最爲著名,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七八年兩次被定爲名產風味小吃。

對於一個吃貨而言,在開封總能遇到心儀的食物,一次在飯店竟然吃到了一道「油條拌黃瓜」的涼菜,黃瓜片配切斷的油條段放入盤中,調入鹽、雞精、醋、蒜泥香油拌勻即可,加入荊芥味道更佳。

我曾一度喜歡到東郊吃一家焦油條,店家炸的時間長一些,炸得焦黃酥脆,再配上綠豆糊塗或豆沫,佐以涼拌鹹菜絲,吃起來十分舒爽,香而不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