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貼身秘書 筆下還原真實杜月笙

杜月笙。(本報系資料照片

大公館」內一隅,早年曾爲杜月笙宅第客廳。(本報系資料照片)

一九五一年八月七日,杜月笙叫來胡敘五,說是要口述遺囑。時家人好友均在室內,拭淚點頭。杜月笙這時已是兩頰凹陷,臉色中透灰,說上幾句話就要大喘幾口氣。他緩緩說道:我已病入膏肓,行將離世,茲將所遺財產(包括現金債券、不動產等),按具體分配方案,留給各位夫人子女……各位繼承人要努力守成,艱苦創業,云云。杜月笙口述後,叫胡敘五重讀一遍,然後掙扎着簽上自己的名字杜鏞」。

杜氏全盛時期,上海凡是規模龐大的工商機構,都延攬他當董事董事長。他擔任過七、八十個董事或董事長,何以一個最初不識字的人,有這般威望呢?都是因爲他處理人事問題,有特殊的方式,往往只用一句話,就可以解決了一個大組織的困難問題,好多公司召開董事會,都移樽就教到他家中去舉行,大抵小事他都不管,大事才請他出來說句話。當時社會間的各式各樣的勢力很大,任何機構只要是由他擔任董事長的話,什麼事情都可煙消雲散,所以他成爲上海百行百業衆望所歸的領袖人物陳存仁的這些看法無疑地更較爲客觀而真實。

身邊四人當秘書

筆者編校《上海大亨杜月笙》一書,該書分爲兩大部分,除找出杜月笙秘書胡敘五所寫的《杜月笙外傳》一書,重新編排分段點校,改正錯字外。另一部份則蒐集與杜月笙有過深交或資深報人親歷親聞文章,這些文章遠較坊間的杜月笙書籍,要具有史料價值,有很多事都是信而有徵的。

杜月笙因不通文墨,後來很相信捏筆桿兒的人,爲了做好文字工作,他請了翁佐卿左青)、邱訪陌王幼棠、胡敘五,四個人當秘書。其中翁佐卿是張嘯林的門生,由張介紹給杜的;邱訪陌,由陳羣介紹的;王幼棠(曾任淞滬員警廳秘書)由劉春圃介紹的;胡敘五由黃炎培介紹(曾在上海地方協會任秘書)。而其中以胡敘五先生做的時間最久,胡敘五甚至一直跟隨杜月笙到香港。這事我也求證於杜月笙的女兒杜美霞女士。

金雄白說:「我一向認爲寫像杜月笙這樣的一個人,自然不失爲極佳題材,但任何人有他的長處,也會有他的缺點,更何況於他。所以爲杜氏立傳,褒貶之處,下筆頗難得當,而敘五以與他多年賓主之情,知道得多而翔實,評論得生動而中肯,文字的優美,反成餘事。」幾年前,我在上海見到杜月笙好友楊管北的兒子楊麟,他的書架上也有本《杜月笙外傳》,我問他對此書的看法如何?他說真實,尤其寫他父親的那段,真是親歷其境。

胡敘五因長期跟隨杜月笙,因此該書有極高的真實性,例如有關「高陶事件」,書中說:「月笙看過字條,深悉寄老(案:徐寄廎)爲人,十分謹慎,如非千真萬確,落筆不致如此堅定。認爲事不宜遲,利在速洽。即於翌晚飛往重慶,一面囑採丞留港稍候。其時蔣委員長適有桂林之行,原擬小駐,聞此密報,一宿還渝。召見月笙,前席專對。即囑月笙從速返港秘密進行。月笙返港後,又着採丞從速返滬。才逾十天,溯老(案:黃溯初)蒞港。當將宗武高宗武)去日經過、密約要點,逐一和月笙細說,並製成筆錄,俾月笙不致遺忘,得向當局詳陳。於是月笙在同一月內又作第二次重慶之行。」據徐寄廎〈《敬鄉樓詩》跋〉回憶:「時杜月笙君在港,與溯初無素,餘爲介紹,一見如故,爰偕赴陪都,以某事言之於當路。」而據蔣介石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日記雲:「下午與俄使談外交,與月笙談汪事。」是胡敘五的記載真實不虛。

口述遺囑分配財產

一九五一年八月七日,杜月笙叫來胡敘五,說是要口述遺囑。時家人、好友均在室內,拭淚點頭。杜月笙這時已是兩頰凹陷,臉色白中透灰,說上幾句話就要大喘幾口氣。他緩緩說道:我已病入膏肓,行將離世,茲將所遺財產(包括現金、債券、不動產等),按具體分配方案,留給各位夫人及子女……各位繼承人要努力守成,艱苦創業,云云。杜月笙口述後,叫胡敘五重讀一遍,然後掙扎着簽上自己的名字「杜鏞」。老友錢新之陸京土、顧嘉棠吳開先徐採丞五人,應杜之邀請,於遺囑上副署,監督以後遺囑的執行。八月十六日杜月笙病逝香江,一代人豪在此劃上句點

胡敘五則孑身客寄香江,僅靠賣文爲生。據金雄白說:「敘五狀貌如三家村學究,木訥又如一謙謙君子,對同文中稍有一得的人,即服膺勿替,說話帶有濃重的安徽土音,雖訥訥不出於口,但嫉惡如讎,極富正義感。他因曾爲杜月笙佐筆政,過去時與俠林中人交遊,最難得的就是並未沾有此中習氣。敘五下筆輕盈,辭意茂博,如以貌取人,不信是出於其手。」一九七○年胡敘五病逝香港,身邊沒有一個家屬,也沒有一個親戚,寥寥十餘朋友,爲他在殯儀館草草辦妥了臨終大典,就送往火葬場安葬。是《杜月笙外傳》其史學意識、其文筆、其閱歷,足可作史,不宜等閒以內幕、秘聞之屬視之。它遠較之坊間誇誇其談的「杜月笙傳奇」,還是高明太多了,畢竟很多事都是作者親見者。

在編畢該書後,我又找到筆名「簾外風」寫的一系列《杜月笙軼聞》的連載文章,作者用的是筆名,告訴人們有如「簾外一陣風」。其實他可能是跟隨杜月笙身邊的秘書,或是杜月笙的策士,或是與杜月笙極爲莫逆之人。因爲只有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才知道杜公館裡面的內幕。只是目前尚未考證出來。

作者以親身見聞寫出居港期間的杜月笙,並細寫在杜月笙身邊的大將,有謀士,有武將,另外還有同時代相關的一些人物。從這些人物及事件中,將可窺見杜月笙一生的起落浮沉。作者掌握太多的細節,從這些細節中,您將可以捕捉到時代的脈動,還原到真實的杜月笙。這些文章寫的是杜月笙最後的一段時光,也可說是杜月笙最後的「完結篇」。但從未結集出書,只存在老舊的雜誌中,今重新整理編校,成《上海大亨杜月笙》一書之續集。另外簾外風在書中寫到的顧嘉棠、楊管北、胡敘五諸人,我都找到他們寫的文章,也一併收錄,可以和書中相對應。唯有這些信而有徵的史料,您才能還原一個真實的杜月笙。(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