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遊牧帝國的崛起與承續 遼金雙重國制下的蒙古人(三)

紅山文博館館藏有蒙元、遼契丹等數萬件古文物。(取自網路

紅山文博館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大陸規模最大的紅山文化主題博物館。(新華社)

陳國公主墓是迄今爲止發現最完整、級別最高的契丹貴族墓葬,陪葬品金壁輝煌,圖中這隻八曲聯弧形金盒,造型和紋樣美觀精細。(時藝多媒體提供)

從蒙古到大清

坐收漁翁之利的,是克烈部族的脫斡鄰勒.汗、蒙古部族的鐵木真

遼的國號,在契丹的第二代皇帝於973年改爲大遼後約半世紀,983年又由聖宗改回大契丹,1066年再度復號大遼,持續到1125年滅亡爲止。在這段期間,完成遼國大部分國制的是在遼聖宗統治時期(982至1031年)。

遼的制度,將全國分爲五道,在各自之中心都市共置五京。上京臨潢府(遼寧省赤峰市)是契丹人的根據地,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是渤海人的中心地,中京大定府(遼寧省凌源縣)是奚人的中心地。南京析津府(北京市)是過去燕王國的首都,而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是沙陀人的故地。如是,遼將性質相異的各地方,編製成不同的行政單位

遼金的衰微

比京小的地方都市設置州和縣,並將不構成都市的遊牧民族編成部族。部族下的單位爲石烈、彌裡。百官有北面和南面之別,北面官統治遊牧民,南面官則統治農耕民。

皇帝、皇太后、皇太妃、皇太子、親王、皇族、建國以前的王族(遙輦氏)、帝室的外戚(國舅)等,各自有各自專屬的領民,設有官吏方便統治。皇帝和皇太后的領民組織稱作斡魯朵(ordo),由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雙方共同組成。皇帝並非固定居住在首都的宮殿中,而是在春、夏、秋、冬分別前往被稱作捺吧(naba,音譯)的營地,時時移動。

契丹人的文化方面,最顯眼的就是擁有特殊的文字。文字分爲大字小字,契丹大字是增減漢字筆畫而來的表意文字,契丹小字則可能是由排列組合幾個基本單位而成的表音文字。至今尚未能完整解讀兩種文字,但推論契丹語應該是與蒙古語相近的語言。

蒙古部族在此之前,於七世紀中葉首度出現在額爾古納河流域。1015年,遼的北院樞密使耶律世良擊敗鄂嫩河畔的住民敵烈,即札剌亦兒部族,大肆殺戮。一部分札剌亦兒族人爲了避難而侵入蒙古部族的牧地。受其壓迫的蒙古部族族長海都西逃而移居至貝加爾湖東岸的巴兒忽真河溪谷。

到了海都之孫敦必乃的時代,蒙古部族再度南下,進入了鄂嫩河流域。敦必乃之子合不勒時代的1084年,蒙古部族首度遣使前往遼通好。合不勒屬於乞顏氏族。合不勒死後,其再從兄弟、泰赤烏氏族的俺巴孩,成爲蒙古部族的族長。

此刻的遼,受到新興女直人金的威脅,病入膏肓。遼皇族耶律大石逃到北蒙古避難。1124年,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召集蒙古高原七州的契丹人和烏古阻卜等18個部族的遊牧民,獲選爲皇帝,與金對抗了一段時間。然而,耶律大石終究還是向西遷徙,只能以中亞楚河畔的八剌沙袞附近爲中心建立了西遼,南蒙古的契丹人以及北蒙古東部的各部族便皆臣服於金。金繼承遼的政策,將統治北族和西北境防衛交由前此之契丹人部隊擔當。

此時,蒙古部族作爲克烈王的先鋒而活躍,一邊與臣服於遼、金的塔塔兒部族持續交戰,一邊擴張至克魯倫河流域。然而蒙古部族長俺巴孩遭塔塔兒人拘捕,引渡給金後遭到殺害。已故合不勒之子忽圖剌繼承族長,對塔塔兒族展開激烈復仇戰,並反覆入侵金邊境進行掠奪。

此刻,在克烈發生內亂。忽兒察忽思死後,繼克烈王位者爲其子脫斡鄰勒,但忽兒察忽思之弟古兒.汗藉助其西鄰之力,以阿爾泰山脈突厥裔基督教徒乃蠻部族的亦難赤.必勒格.汗之兵驅逐脫斡鄰勒而奪下克烈王位。脫斡鄰勒避難至蒙古部族,託忽圖剌之姪也速該.把阿禿兒之助,將古兒.汗趕到西夏,再度取回王位。也速該自此成爲克烈王的忠誠部下。

也速該雖然是乞顏氏族的首領,卻在不久後就死了。也速該的長子鐵木真尚幼,蒙古部族的指導權於是再度移入泰赤烏氏族之手。鐵木真雖因泰赤烏氏族的迫害而飽嘗艱辛,卻隨着成長,逐漸構築了自己的勢力。

此刻,在東方呼倫.貝爾地方有一個名爲弘吉剌的大部族,蒙古部族的合塔斤氏族和撒勒只兀惕氏族等皆臣服於弘吉剌之下,不僅與克烈王國對立,1190年起更是反覆入侵金之邊境,進行掠奪。金於1194年着手準備進行大規模討伐作戰,一方面又與克烈聯手,夾擊弘吉剌。翌年1195年夏,金以尚書左丞相夾谷清臣爲司令官,大軍進向北蒙古,從喀爾喀河一直到呼倫池,擊破敵軍。

蒙古的崛起

這時,蒙古禹兒勤氏族長薛扯.別乞帶領的部隊加入了克烈陣營,在戰利品的分配上與金軍發生衝突。金軍改以右丞相完顏襄爲全軍指揮,於1196年春,從克魯倫河向斡裡札河畔前進,再度擊破弘吉剌。

雖然如此,合塔斤與撒勒只兀惕之入侵仍不曾停止。故1198年,金軍與弘吉剌聯手,擊敗了合塔斤與撒勒只兀惕。

就算有此成功,但不僅未能給予敵人決定性的打擊,更因連年龐大的軍費而極度消耗金的國力。坐收漁翁之利的,毋寧是克烈部族的脫斡鄰勒.汗、蒙古部族的鐵木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