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微流行/陸綠電設備推回收機制

自兩千年以來,大陸力推風力、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如今這些綠電設備將因陸續超過使用年限,迎來「退役潮」,帶來的廢棄物規模近百萬噸,若能實現回收再利用,商機上看人民幣千億元。大陸發改委發佈指導意見,強調要建立健全退役設備處理責任機制、完善設備回收體系、規範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置,以完善綠色低碳發展「最後一環」。

大陸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二○二三年,再生能源總裝置佔大陸全國發電總裝置已超過百分之五十,超過火力發電裝置總量,再生能源發電量達三兆度,約佔全社會用電量三分之一。

但與此同時,隨着本世紀以來,大陸快速發展風電、太陽能,由於相關組件壽命一般爲廿到廿五年,上觀新聞引述機構預計,自二○二五年起,大陸將迎來風力發電機退役高峰,預計到二○三○年,有超過三萬臺機組退役,帶來固體廢棄物規模達九四點七九萬噸。

目前大陸已有包括遠達環保、新元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綠能、金風科技等多家可再生能源企業,開始佈局回收領域,包括將固體廢棄物轉化爲3D列印原料的固廢3D列印技術,以及將回收的光電模組拆解、檢測、清洗、維修等工序後,製成次品或維修品再利用等。

爲推動循環永續,大陸發改委等多部門發佈「關於促進退役風電、光伏(太陽能)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不過發改委發言人李超坦言,推動退役風電、光電設備高效循環利用,仍面臨不少技術、經濟效益、商業模式等方面的難題,未來將加強科技創新和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