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時代》春風不改月湖,也不改寧波話

寧波港。(中新網)

不知道別的城市的電視臺有沒有像寧波三套的《寧波老話》一樣的節目,每週六晚上的七點鐘,準時開放電視臺的熱線電話,讓觀衆打電話進來答關於寧波老話的題目。

一般分成幾個板塊:第一板塊是把普通話翻譯成寧波老話,例如主持人這邊說「時間」,觀衆那邊就要答出「辰光」;第二板塊是把寧波老話翻譯成普通話,主持人說出一個寧波老話,你只要回答出其中一個意思的普通話就行,拿「還潮」做例子,那就得說出是「受潮了」;第三個板塊是寧波老話順口溜,主持人說出半句,你就得說出後半句(這個版塊能答上來的人就少了)。

獎品非常豐盛,記得最早在零幾年那會兒,打進電話就有一盒湯圓,接着就是各種贊助商提供的獎品,答題越到後面,獎品就越豐盛,大獎是一輛電瓶車。後來隨着時間流逝,贊助商越來越多,獎品也就越來越豐厚,現在似乎是隻要打進電話就能拿五六樣東西。

這個節目保持了非常多的年頭,從我擁有記憶開始就有了。小時候每個週末在奶奶家吃晚飯,我就負責快速吃完衝到電話座機前,一次一次地重撥電視臺的電話,然後一遍一遍地聽着對面忙線的聲音。打不進電話,我們就全家人一邊打牌一邊看節目,聽電話那端會傳來什麼樣的聲音。

有些年輕人打進來,第一題就卡殼,這時就聽到電話旁邊有老人急切地傳輸正確答案,這時就會收穫主持人善意的笑聲,還和年輕人閒話家常兩句;有時候打進來的聲音一聽就是老寧波了,直接從第一題戰到最後一題,主持人這時就會讚歎不已;還有的時候打進電話的人忘記關電視,這時電話和電視的延遲讓大家都抓狂。

我們全家看這個節目也會到達很高的共情程度,在電視這端跟着一起答題,爲沒答上基礎題的人感到無語,「我上我也行」;當一些老寧波答上高難度題時,撫掌讚歎,紛紛表示「學到了」。

每週的這個時候,日常說話半普通話半寧波話的我就站在了鄙視鏈的底端,老寧波人爺爺奶奶就一下子身高兩米八。

一直到前幾個月我高中同學還和我說她家終於打進了節目,連帶着我也感到興奮了,這種興奮刻進很多寧波人的血液裡。

這個節目確實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我們這些從幼兒園開始就被嚴格普通話教育的小孩兒們,我奶奶常常一邊看一邊對我耳提面命要好好學會講寧波話,甚至給我買了《寧波老話》的主持人賈軍老師的《賈軍帶你學寧波話》這種小手冊督促我學習,我的童年記憶中就有一邊吃着薯片一邊看書練寧波話的回憶。

寧波話其實還是蠻難學的,雖然我身邊一直有說寧波話的氛圍,但是我仍然是一位半普通話半寧波話選手,甚至有時候家長和我用一些老一點的說法,我都會懵懵地問是什麼意思,難免會常常被家長說「你們這些小孩子啊,作爲一個寧波人,寧波話都說不好了。」後來出省唸書,這個情況更是變本加厲,家人只能對我搖頭嘆息,然後誇獎表妹寧波話說得好。

但是真的對家鄉的方言感到情感上的認可,也是從出省讀書開始。大學第一次回家,第一次那麼久沒有說寧波話,在機場等到來接我的家人時,寧波話在喉嚨滾動一下才猶豫地吐出來,發現這件事情和我學的游泳一樣,雖然永遠拙劣,但是永遠難忘。

方言的地區性讓它和地區這個空間實體緊密聯繫起來,阿方索•卡隆在拍《羅馬》的時候,爲了復原他童年時期的記憶,搭了一個他記憶中童年的家,在那時就他說,人對於空間的記憶遠比時間的記憶更爲長久。

想起最近在聽的一個寧波獨立音樂人還潮,在他的歌裡,你就能感受到方言和地區記憶的關聯性,在他的歌裡你能聽到很多寧波的地點:那個春風不改的月湖,讓你想起坐在湖邊吹風打盹的下午;那個古時作爲水路商運的南塘河,你一定也曾在那裡駐足;那個有人跳交誼舞的慈城公園,或許你也曾路過;崩個塌落的徐戎新村,它旁邊有一家好吃的牛肉麪;那個可以看海的鬆蘭山,你有沒有在那裡和誰一起燒烤過?

更幸運的是,他們表達的不止於此,不止於對於城市方言的傳頌和城市記憶的記錄,他們有對這個城市的思考,對於城市精神的提煉,對於城市生活的總結。

如果說《寧波老話》這檔節目啓蒙了我的方言學習,鑄造了我一部分獨特的地區童年記憶,那麼還潮的歌就是激活了我這部分塵封的記憶,某種程度上也是拓寬了我對於家鄉方言的認知:原來還能這樣植根於家鄉的文化,並且作出某種表達。

上次我和朋友去還潮的咖啡店裡,旁邊坐了一桌中年人,他們抽着煙聊着平克弗洛伊德和賈樟柯,我們在這一桌聊着中山公園的廣場舞,他們就自然地和我們聊起中山公園,聊中山公園的大爺大媽廣場舞生態,聊廣場舞派系劃分,特別生動也特別煙火氣,我們倆聽得津津有味。「這一些在別的地方可能有點奇怪啊,但是在中山公園就特別正常。」最後,那個大哥總結。

爲什麼突然想起這一段呢,因爲我腦海中的家鄉和家鄉話就是這樣的。那些奇奇怪怪的,關於方言的記憶和情緒,放在這塊地域上拿來講,就特別的合理。(練習曲/寧波)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