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時代》深漂三年的一點感悟

深圳。(作者提供)

最近上知乎,經常會被推薦一些「月入2萬(人民幣,下同)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大城市都月薪過萬嗎」、「從大城市回小縣城的你後悔了嗎」、「要不要回老家考公務員」等問題,深感當代年輕人的戾氣與對生活的沮喪又加重了。

作爲一個剛畢業就來到深圳,跌跌撞撞轉眼搬磚快三年的人,關於這些討論,我還是很有發言空間的。在此只想說一下我對身邊人的觀察。在此請容許我把他們稱作「中產階級」,雖然這樣會受到嘲諷,但是鑑於這個城市有更多得不到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保障的外賣員、每天在流水線超長工作的「許立志」們、龍華工廠的三和大神、用生命在賺錢的貨拉拉司機,我們不能因爲刻意雕琢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就不把他們當人,所以暫且這麼稱呼我的觀察對像們,後面會再做解釋。

在深圳的民營企業中常能看到這一羣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在高檔寫字樓裡上班,工作幾年後年薪都有二十萬以上,每天早上端一杯星巴克的冰美式,中午去港式茶餐廳吃三四十塊一份的叉燒飯,穿體面的衣服見來頭不小的客戶,打開macbook播放昨夜做的PPT,聲情並茂地演說着。我身邊大概就是這一類人,他們學歷大都不低,思想上也有覺悟,沒有父母那一輩的愚昧和老舊觀念,他們是精神上的中產階級,但卻是物質上的窮人,下了班就回到城中村的奮鬥者之家。他們知道,這個年代,階層躍遷的門票基本就是「房子」了。靠勤勞努力致富,基本不可能,少數幾個可以實現階層躍遷的領域基本都在互聯網,這不是一般學歷、家世的人可以挑戰的領域。

過去剛改革開放那會兒,投機主義分子靠玩信息差、鑽政策空子、投機倒把致富,如今信息高度透明,時代的紅利早沒了,鎖死了。這代打工人會很苦悶,像王家衛電影裡的都市男女,無根的漂泊與迷惘。雖然關於未來何去何從這件事是無解的,但作爲一個奮鬥逼,在內卷這件事情上,他們也毫不懈怠——要麼就是拿着三四萬的工資常年十一點以後下班,週末也是24h standby;要麼就是創業合夥忙到筋疲力盡,辦公室桌椅都是自個兒一個零部件接一個零部件地組裝;要麼整個人浸泡着一股利益薰心之氣,朋友圈全是客戶招商,一聊天就是問有沒有什麼資源可以推薦的,滿臉都寫着「I am a money making machine」;要麼就是平白無奇的普通UI設計師,每天全公司最晚下班,一打聽發現這貨偷偷搞副業已經能攢夠深圳首付了(怪不得我們單身他卻有老婆)。

當然總有一些不願意拚命的漏網之魚,比如我。我沒有通過下班後的自主學習深耕工作能力的願望,拿着其實還算可觀的收入,過着雙休從不加班的生活。之前面試的時候,也有職位和薪資都更高的工作,但因爲大小周並且每月加班50個小時以上,所以被我拒絕了。我知道自己並非美玉。只是這些節約下來的時間,似乎也是像做布朗運動一樣,被無意義地消耗掉了。本來也定了一些自我規劃,只是當代過分發達的娛樂業,使得手機這玩意就像個黑洞,把你所有零散的時間不斷往裡吸,怎麼吸也吸不完。當然也可以包裝得好聽一些,說自己厭倦了無時無刻的結果導向和利弊分析,只想利用空閒時間去看書、思考、寫作、看八卦、交朋友、品嚐美食,珍惜在一個傍晚看到的黃玫瑰的記憶。但我顯然也沒有那麼清醒和坦蕩,不能完全置身事外地享受業餘生活。

更多時候,我傾向於把自己往那些高收入的勞模靠攏,爲不能與他們比肩而感到羞愧。剛畢業的時候,也一度天真地覺得工作不是爲了錢,覺得——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謀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我們就不會被任何重負所壓倒,因爲這是爲全人類所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現在這些話讀來還是很令人感動,但是在我心中已經成爲了一個遙遠的概念性的詞彙了。

我們認爲年紀輕輕不能太惜命,燈火通明才能前途光明,對那些工作清閒享受生活的人,我們覺得那是混子,我們就像是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鳥,還以爲飛翔是一種病。身爲一個沒什麼遠大志向但深受內卷之風困擾的鹹魚打工人,我認爲天下苦秦久矣,人不應該陷在單一的搞錢價值觀裡,在《無法還原的象裡》,陳嘉映對於未來的祖國有一段美好的期願,雖然已經隔了幾十年了,但到今天我們依然欠缺那些東西。他說——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應該只有一條跑道,所有人都在往着同一個方向狂奔,區別只在名次先後而已。我們生活的地方應該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採花的,在溪邊濯足的,容得下什麼都不幹就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世故的少女/上海)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