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人》兩岸尋祖:兩岸人民的女神媽祖

從小信仰媽祖作者第一次來到福建莆田的媽祖祖廟。(作者提供)

2019己亥媽祖年踏着海峽論壇的腳步,我來到了我們中國海神媽祖的故鄉——莆田湄洲島。

一直以來,媽祖是我們家族文化裡很重要的一部分。媽祖的許多傳說,更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儘管從小信仰媽祖,但這次卻是我三十歲以來第一次來到福建莆田的媽祖祖廟。登上湄洲島,山門拾級而上,是宏偉的千年古廟。

穿過宏大的建築羣,山後還有各式各樣的媽祖雕像,祂慈悲的目光,遠眺着遠方的海面,千年來,守護着世世代代海峽兩岸往來的人們。

福建莆田的媽祖祖廟。(作者提供)

媽祖的傳說始於宋代,而媽祖林默娘也是在北宋初年羽化成仙。元代以降,我國沿海北至天津,南至廣州沿海都有許多媽祖傳說跟廟宇。天津跟青島更是因爲最初天后宮的興建,後有了居民聚其四周而發展成渤海灣的兩座大城市。所以有了「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一說,同樣的,天津發展也是起源於天后宮的興建。多年前我也曾經到津門故里最中心區的天津天后宮參拜。該廟由元代皇帝下旨敕建,規格不同一般廟宇,至今是天津最早的建築羣,現今我仍然經常前往天津天后宮參拜媽祖。

到了明代永樂皇帝年間,媽祖的海神地位更是爲海道往來的人們所崇敬。鄭和下西洋歸來後便上奏朝廷:在兇險的海上,媽祖神靈多次保護了我們中國的船隊,讓中國船隊揚威異域。後來他親自往福建祭祀並修媽祖廟。相傳他七下西洋以及南洋諸王乘船進京朝拜永樂皇帝路上每遇海浪侵襲,在向媽祖祈求後,海靜波平,船隊得以繼續行進。

媽祖與林家

媽祖信仰在我國流傳千年,我們家族也在數百年前跟祂結下深厚的緣分。這也是我今年特地來到莆田媽祖祖廟參拜的源起。

明朝嘉靖年間,我們先祖林士章探花及第,在萬曆年間於南京居禮部尚書之位,退休之際,從南京乘船南歸回鄉。回鄉經過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向媽祖參拜。待得回到廈門之際,他遇到媽祖託夢,媽祖指示要跟他回到漳浦。他向北折返,回到莆田湄洲祖廟,請回了媽祖,跟他一起回到了故鄉漳浦。

相傳明末清初之際,先祖從漳州梧港渡海來臺,帶着我們世世代代的信仰,帶着宋代的媽祖娘娘神像,祈求保佑一路海上風平浪靜。

他們登陸之後,踏上了中臺灣大肚溪沿岸。開始了披荊斬棘的開墾之路。這一路上,媽祖的信仰支撐了許多先祖,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打拚奮鬥,一代又一代的延續着。近三百年是中華民族動盪的歲月,東南一隅的臺灣也未能倖免於難,但是不論在明末清初、清朝統治抑或是日本佔領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媽祖的神威常常保佑四方鄉民,庇護了無數的黎民百姓免於天災人禍。宗族親友間親身經歷媽祖傳說的人更是所在多有。三百年後的今天,在臺灣對媽祖的信仰已經深植人心。

而先祖從福建漳州帶過來的媽祖神像,也一代一代的守護着族人。這尊神像及傳了數百年的香爐,從先祖渡臺之後,由分散在中臺灣的二十四個林氏村莊每年輪流守護着。我們稱爲中部二十四莊媽祖文化。

在中部二十四莊的媽祖傳統裡,這尊源自宋代的媽祖的金身沒有住在寺廟,而輪流住在林氏二十四個莊頭裡(林氏二十四莊家族長全爲林姓,是臺灣登記的協會裡極少數全爲同一姓氏的非宗親類協會),由這二十四個莊家族成員每年來輪流供奉祂。數百年的變遷,這二十四個莊很多都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村莊,而每一個莊也從當年的數十餘人成長到數百甚至數千人的多家族聚落,也有很多人旅居海外。但這傳統習俗並未因爲社會及人口的變遷而消失,依然代代相傳着。

在每年正月初五到正月十五這段農閒的時候,中部二十四個莊家族成員們會選一個好日子迎請媽祖到明年的值年莊頭供奉,一般在這一莊中的一個代表家庭裡,接下來這一年媽祖便待在他家中。同時他代表大家向媽祖請示,下一年的值年爐主由哪一個莊頭來負責擔任,請示的方式是由當年的值年家族的代表,我們稱爲香爐值年爐主的長輩來向媽祖擲茭請示。他依序代表其他二十三莊擲茭請示媽祖,明年是否到這一家,最終按擲茭結果決定值年爐主。這個活動又被稱爲過爐

值年爐主的角色非常重要。在他值年的這一年中,他們家中必須時時有人在,因爲,每天都會有信衆到他們家裡來參拜媽祖。這一年裡他們家裡的廳堂就相當於是媽祖的廟。

這一年中有幾次較爲盛大的活動。第一次就是上述所說的,也是最重要的正月裡的過爐,另外還有三月二十三的媽祖誕辰,以及九月初九的媽祖得道昇天日。

七歲那年,作爲二十四莊成員之一的我們家族迎來了媽祖,祂在我們老家三合院祖廳待了一年。從此我對媽祖的文化有了初步的認識。

幼年的記憶畢竟模糊,時隔二十五年,我三十二歲時,祂再次選中了我們家族,作爲他今年的住所。我們家中老幼上下都爲這件事欣喜地忙碌着。值年爐主的意義,正是在於當年爲這個數百年不間斷的香爐以及宋代至今傳了千年的媽祖金身與他的四方信衆服務。

今年正月初六是過爐的主要日子,這天我們清晨六點從家中出發,到了去年值年爐主供奉媽祖的廳堂,將媽祖金身迎出來,前往我們家中。

作者替作爲值年爐主的大伯搭傘,迎着傳承數百年的媽祖香爐前往家中。(作者提供)

上圖是我替作爲值年爐主的大伯搭傘,迎着傳承數百年的媽祖香爐前往家中。路上我們還必須去當地的廟宇打招呼,跟當地供俸的王爺及其他神明稟報今年家裡有宗教盛事

活動的攝影人員捕捉到了作者跟弟弟動作出奇的默契。(作者提供)

活動的攝影人員捕捉到了我跟弟弟動作出奇的默契。

長輩相信拿燈會添丁,因此母親看到我跟弟弟拿燈很開心。(作者提供)

在母親視角里的我跟弟弟。手執着媽祖的燈,在隊伍的最前端走着,閩南話的「燈」跟「丁」諧音,長輩相信拿燈會添丁,因此母親看到我跟弟弟拿燈很開心。

長輩安排的陣頭跟舞龍舞獅、民俗舞蹈等許多民俗表演在門口一一演出。

將媽祖神像與香爐迎回了祖宅。(作者提供)

就這麼一路將媽祖神像與香爐迎回了祖宅。

這天,家族的三合院大廳廣場來了近千人,這裡面有彰化當地的仕紳、地方賓客跟親戚朋友,當然,還有從臺北包遊覽車的,有從美國加拿大不遠千里回來的,有在中國大陸發展事業做生意的,這些人因爲媽祖的信仰文化又齊聚一堂。

夜幕降臨後,祖宅三合院門口搭起戲臺上演閩南傳統掌中戲。(作者提供)

夜幕降臨後,祖宅三合院門口搭起戲臺上演閩南傳統掌中戲。

時間過得很快,正月初六是今年家族頭等大日,第二個日子是農曆三月二十三,這天是媽祖誕辰。有幸我提前回到了家裡,再次見證了這一刻。還額外得知另一個宗教盛事跟今年的媽祖年在彰化市區相遇。

三月整個月在臺灣都是媽祖月,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大甲媽祖遶境,這爲期八天七夜的活動,臺灣人自詡爲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媲美麥加朝聖。這個活動的第一站正是彰化市中心。這次在家族長輩用心安排下,家族媽祖香案被擺設至門前廣場,讓家族媽祖跟遠道而來遶境進香的大甲媽祖互爲輝映。

結束了媽祖誕辰的典禮,這三天圓滿結束,同樣祖宅門口再度搭起了棚子上演掌中戲。(作者提供)

結束了媽祖誕辰的典禮,這三天圓滿結束,同樣祖宅門口再度搭起了棚子上演掌中戲。

兩個月後,帶着這些記憶,我走訪了湄洲島,參拜了媽祖廟,也見證了我們中國海神的信仰文化。從福建莆田,到全中國的海岸城市、到海峽兩岸、還有南洋無數華人聚集的地方的起源地。

天色漸暗,我登上了往來船隻。離開湄洲島之際,看着海面上的浪花,這是千年來海神守護的海。而千年來守護着兩岸往來船隻與漁民的祂,今天依然守護着我們,成了我們民族文化的記憶,也成爲我心中寶貴的信仰。(林宜賢/北京臺青)

(本文來源:兩岸青年公衆號)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