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大廠“募資”,隱秘角落“錢生錢”

量化市場的投資業績在年初遭遇挑戰,但投資者的熱情消退了麼?

似乎沒有!

近日,一家衝擊“第一梯隊”的量化機構開始募集新產品。

隨之而來也“調整”了產品的費用結構,有些此前向投資者收取的費用,不知不覺間降低了。但同時,又多出一些新的收費項目。

兩廂對照,投資者支出的總費用不降反升。

這不禁引起人們的興趣,到底是誰有那麼大能量?

它們又收取了啥費用?

明星私募“圈新錢”

資事堂注意到:近期一家管理規模或超500億元的一線量化機構,聯合多家知名渠道發行一隻股票多頭產品。

這家機構主打量化策略,此前的回撤一直較小,在市場裡頗爲引人關注。

或許因此,這家量化私募“趁熱打鐵”輸出自己的新策略,向高淨值投資者進行新一輪募資。

銀行、券商等代銷渠道,也一直爲發行“發愁”,恰好藉着上述量化私募的“產品”爲代銷收入尋找新來源。

一時間,各大平臺“蠢蠢欲動”。甚至,一些社交平臺上更流傳出各種“產品解析”的攻略。

費率結構“有玄機”

不過,在一片熱情關注之下,上述量化產品的費率結構出現“明顯變化”,但這並未引發市場太多關注。

具體拆解如下:

值得關注的是,這隻產品的說明書中,將固定費用分爲三個部分,即管理費、銷售服務費、託管外包費。這些費用均是投資者需要每年繳納的項目(前提是投資者長線持有)。

當下的行業環境裡,私募產品年度收取的費用,通常僅有兩個項目,即管理費和託管外包費,前者“名義上”歸於私募機構,後者歸於託管券商或託管銀行。

尾傭有了新名頭?

上文提及的固定銷售服務費,是代銷機構可以賺取的收入,這個項目在以前並不具有“可見度”。

在中國基金行業,所謂的銷售服務費通常存在於公募產品,而且是適合中短期持有的C類份額產品。

在私募基金募集發行的產業鏈條中,私募機構的直接銷售(直面客戶)規模普遍較低,而代銷比例較高。

這一方面是因爲機構直銷客戶維護成本較高,需要有專門人力提供產品售前售後服務。

另一方面,私募產品的投資人羣中,私人銀行、券商財富管理部門、第三方理財平臺的高淨值客戶往往佔比較高,後者主要在代銷渠道中。

而代銷機構爲私募尋找客戶,完成資金募資,並持續維護客戶的整個流程,自然需要賺取一筆“辛苦費”。

這就構成了所謂的“尾隨佣金”,即代銷機構可以從投資管理人收取的年度管理費中進行分成,比例由雙方談判決定。

分成比例罕見曝光

有百億私募人士透露:部分頭部私人銀行爲私募發行產品時,往往能從年度管理費中獲取更高比例,有的銀行長期要求從1.5%的管理費中,要獲取1%作爲服務費。

這位熟悉發行的私募人士進一步說:大部分代銷機構與私募管理人都是“對半分”,年度1.5%的管理費,各自分成0.75%。

這種背景下,上述的量化私募與相關渠道更加明確了分成比例,並在推介材料中“明碼標價”。也就是:這傢俬募可以“佔有”1.2%的管理費,同時代銷機構可以“明確”自己0.8%的服務費比例。

而此次銷售的量化產品,如果按照名義上載明的比例,投資管理人收取管理費1.2%,代銷機構收取固定銷售服務費0.8%。兩者名義比例是6:4。

投資者的費用成本上升

細心的讀者想必發現:如果投資者買了這隻量化產品,需要支出的投資成本提升了。

畢竟,以前每年固定開支只有兩項,管理費和託管費,且前者均是收取1.5%的固定比例。

如今,這隻明星產品的管理費下降了,與衆多公募產品一樣,降至1.2%,但卻多出了0.8%的銷售費用。

算來算去,固定開支從以前的1.5%左右,變相升高至2%。

或許,不排除很多投資者對此處的投資成本“不在意”,覺得量化大廠能夠爲客戶斬獲好幾十個點的收益,就能“彌補”這些投資成本。

但可以確定的是:銷售機構可以直接從銷售規模中賺取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