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記》嚇着了誰?

剃刀邊緣劇照。圖片提供/金馬影展執委會

《驚魂記中計》劇照。圖片提供/金馬影展執委會

蠻牛》劇照。圖片提供/金馬影展執委會

《深夜止步》劇照。圖片提供/金馬影展執委會

《驚魂記》劇照。圖片提供/金馬影展執委會

《驚魂記》劇照。圖片提供/金馬影展執委會

今年是《驚魂記》面世60週年。金馬影展除了重現這部經典,也一併邀了幾部受它影響電影,對照致敬。

其實影評圈公推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最佳作品往往是《迷魂記》(Vertigo,1958),它甚至在英國〈視與聽〉(Sight & Sound)雜誌最近一次影史最佳影片評選中,超越稱王半世紀的《大國民》(Citizen Kane,1941),躍居冠軍。但我私心最愛的,還是《驚魂記》(Psycho,1960)。

如果說《迷魂記》裡男主角接二連三目擊死亡卻無能爲力,被處理得有如華麗的祭典;《驚魂記》的受害者與加害者無論順從或壓抑他們的慾望,都像是在對戲院裡的觀衆進行告解。

《驚魂記》開場,鏡頭長驅直入旅館房間,只見激情已過,完事的男人拿前妻贍養問題爲藉口,搪塞女主角渴望的名正言順。他沒叫她捲款潛逃,她卻爲愛走上絕路。旁觀的我們,只好一路跟着提心吊膽,誰知在她身體與心理終於得以暫時鬆懈的時刻,殺戮即來。荒謬的是兇手根本不曉得鉅款何在。所有自以爲正義的人循線而至,發現到的只是另一個被罪惡和慾望鞭笞的受苦靈魂。懸疑驚悚的手法,是讓道德現形的試劑;愛的殘酷代價,則讓我每次看,總是憐憫多過驚愕!

在彩色已算普遍的1960年代,刻意以黑白拍攝的《驚魂記》推出後大放異彩,創造了百倍於成本的驚人票房,很難想像希區考克宣佈要拍本片之初,歷經波折。雖然跟《迷魂記》相比,《驚魂記》的預算連三分之一都不到,卻讓昔日動根手指頭就能教影壇翻天覆地的大導演,不但被逼得自掏腰包,還提出延遲領酬,以換取60%所有權的建議!面對角色的「變態」,好萊塢的保守價值與裹足不前,還可以理解;就像安東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如此精彩的演出,也得不到奧斯卡提名,影藝學院要晚30年才終於敢放心鼓勵那些把邪惡演出魅力的人,而且還是名字很容易混淆的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他以《沉默的羔羊》獲得奧斯卡影影帝)。但希老的「非拍不可」,是看好這部片一定大賣,還是面對後浪襲來的破釜沉舟?讓他非得關心一羣絕望的人物在昏暗的接待櫃檯、破舊的汽車旅館以及陰暗的老房子裡,上演相愛相殺?

結果,無論是題材、形式、技巧,或者角色原型、詮釋方式,《驚魂記》早已成爲教科書等級的經典。

後來,有《1999驚魂記》(Psycho,1998)這類試圖臨摹每顆鏡頭,最後只能以笨拙的照本宣科證明經典無法複製;自然也有像布萊恩狄帕瑪(Brian De Palma)調皮搗蛋卻另闢蹊徑的《剃刀邊緣》(Dressed to Kill,1980)鋒利劃破性飢渴與性壓抑的界線,還把《迷魂記》的美術館放進來變成春色無邊的撩人會所,簡直舉一反三。但是,如果讓女主角的慾望出柙算是解放,那麼讓她死於非命就是倒退或懲罰嗎?性別與政治正確的辯論火線,喧囂了好一陣子。等到狄帕瑪再把《迷魂記》的懼高症轉換成《替身》(Body Double,1984)的幽閉恐懼,還一併融會了《後窗》(Rear Window,1954)與《電話情殺案》(Dial M for Murder,1954),反而見怪不怪了。

當年讓觀衆在戲院叫破喉嚨的《驚魂記》也是模糊「驚悚片」與「恐怖片」的始作俑者、「砍殺電影」的開路先鋒。有希區考克走在前面,後繼者更肆無忌憚挑戰尺度,尤其是不必顧慮電檢的義大利導演馬里奧巴瓦(Mario Bava)、達里奧阿基多(Dario Argento)先後在6、70年代開枝散葉,甚至回過頭影響好萊塢的《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1978)等片大開殺戒。金馬影展這次會選映阿基多的《深夜止步》(Deep Red,1975),除了被《驚魂記》啓發的母子情結與同志原型,也保留他個人招牌的鮮濃色彩(還有黑色皮手套、邪氣娃娃),再加上極具巧思卻又令人不忍足睹的血腥場面,堪稱另一種發揚光大(不過當年在很多地區還是被硬生生剪了20分鐘,這次全數還原)。

但真的給觀衆來「上課」的是《驚魂記中計》(78/52,2017)。它是那種百分百的「影癡電影」,每個入鏡受訪的影人談及《驚魂記》時眼睛發亮的神情,充滿皆我族類親切感。更重要的是它還鉅細靡遺揭示一些流傳已久的誤解,並細數經典的各種影響,不僅勝卻無數枯燥論文,看了更讓人超想朝聖,即使看過《驚魂記》再來觀賞這部紀錄片,也有醍醐灌頂之效。

而其中最意想不到的是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蠻牛》(Raging Bull,1980),竟然也跟《驚魂記》扯上關係!沒錯,他親口承認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對抗拳王史賓遜那場賽事,就是完整參照《驚魂記》浴室殺人戲來畫分鏡,甚至按順序拍的。什麼叫做學以致用?這個表面上八竿子打不着的案例,實在太具啓發性了。

這些都只是《驚魂記》巨大影響的一隅,對它直接或間接的取法、諧仿、再現,幾乎從未停止。《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2001-2003)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把其中「弒母」元素玩成「嗜血」嗨片的《新空房禁地》(Braindead,1992)就是我的極愛,可惜這部跟他早期作品一起在修復而趕不及,反正來日方長

希區考克真不愧是能讓法國影評(迷)當年隔着海峽跟他的英國老鄉打筆仗的大師,表面上從不強調自己的作品有何深義,卻吸引了無數電影旁徵博引,證明了他的藝術鮮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