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救星 來挑戰幼蟲巧克力蛋糕、蟋蟀沙拉吧!

▲有學者研發出幼蟲巧克力蛋糕。(示意圖記者張瑋庭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預估全球人口在2050年將達到91億人,食物需求量相對增加7成,環境也必須面臨更龐大的生產壓力,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未來將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有學者開發「蟲蟲料理」,將有機會解決這個迫切的問題

波蘭弗羅茨瓦夫環境與生命科學大學的學者開發「蟲蟲料理」,認爲可能是未來全球糧食危機的解決方法。料理包括幼蟲巧克力蛋糕跟炸蟋蟀沙拉,看起來有些嚇人,但「親口嘗試過的學生卻認爲「脆脆、油油的」,有遊客表示,「年輕人可能比較能接受」。吃過的人表示,「蟋蟀嚐起來像雞肉,幼蟲像堅果,而螞蟻則是辣中帶酸。」

科學家表示,養昆蟲有兩大好處:一是比種農作物更省水、也不會造成污染,二是家家戶戶都可以「DIY」,自給自足來生產糧食,而且富含蛋白質等各種優質營養素,還可以節能環保,是未來肉類的最佳替代品。只要拿家中廚餘來餵養昆蟲,再將牠們製作成食物供人類食用,如此就可以持續循環,提供生存所需的營養。

在未來33年裡,因爲全球人口增加,人類對食物的需求量將增加70%,照目前糧食生產率,未來可能會嚴重短缺。人類對肉類攝取的需求很大,但是生產肉類會產生很高的碳排放量,導致全球持續暖化,這樣的情況又會造成農作物生長不利,因此形成惡性循環,讓糧食危機的問題更加嚴重。

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昆蟲是「環保又永續」的另一種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牠們富含維他命胺基酸,比起動物,有更高的蛋白質轉換率。如果要產生相同含量的蛋白質,蟋蟀只需牛的六分之一、豬或雞的二分之一的食物量即可生產。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06年《畜牧業的長陰影報告曾指出,若以二氧化碳計算,全球的溫室氣體就有18%來自畜牧業,牲畜糞便會造成大量一氧化二氮根據上述種種原因,聯合國糧農組織開始在世界大力推廣食用昆蟲。

臺灣近年來夏季持續高溫極端氣候的影響讓農作物生長愈來愈困難,也讓食材成本愈來愈高,不穩定的氣候恐怕會加快糧食危機的發生,如果在未來無法找出最適切的解決方式,或許是時候該嘗試「蟲蟲料理」。昆蟲有許多優點,包括繁殖快、污染少和礦物質含量高,是替代肉類成爲蛋白質來源的最佳選擇,也是改善未來全球糧食缺乏危機的最佳食品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