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豐》給新政府建言-改善投資環境 先讓企業有感

近5年來,臺灣在世界上各項經濟評比都名列前茅,但外人直接來臺投資(FDI)金額平均約50億美元,2015年甚至還負成長16.87%,相較於其他發展中國家,屬於吊車尾的成績。同時國內金融帳也已連續23季淨流出,顯示外資不願來臺長期投資,連國內資金也都想往外跑,即使工商界願意根留臺灣,也難以持續擴大投資。

工商界期盼蔡總統能大刀闊斧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但在新政府百日政績規畫中,「改善投資環境」及「修改不合時宜的法規」並未納入其中。

臺灣目前投資環境的困境不少,例如:洽籤TPP、RCEP及與重要貿易伙伴簽署FTA進度落後;能源政策土地供給及環評制度受民粹影響,充滿不確定性;還有勞工法令不斷增加僱主負擔,且缺乏彈性等。

蔡總統宣示將推動「新南向政策」,將東協市場視爲臺灣內需市場的延伸,強化經貿人文等多元項目的雙向交流,然而,東協只是臺灣重要貿易伙伴之一,不宜將資源都集中在東協,中國大陸、美國、歐盟等貿易伙伴同等重要,應將資源作有系統及效率的分散管理。

因此,總統府優先成立「改善投資環境辦公室」或類似專責機構,以總統府的高度協調行政院與立法院,俾推動改善臺灣投資環境能有一致性立場作法,並加速改革效率。

建議新政府可先由下列七點做起,讓國內外企業都能感受新政府促進產業發展的用心,重新擴大在臺投資。包括:一、積極輔導弱勢產業轉型,以因應未來加入TPP、RCEP可能帶來之衝擊。二、儘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加速完成貨貿等後續協議談判;並應加速審議兩岸服貿租稅協議。三、產業發展不應只扶植特定重點產業,而應在現有《產業創新條例》增訂傳統產業導入新科技的租稅獎勵。此外,政府可成立主權基金投資國內重要企業,確保經營權不受外資控制。四、短期內不宜再用各類名目向企業增稅或費。五、加速檢視修訂環評、金融、財稅、產業創新發展等法規中不合時宜的規定,並延續推動「生產力4.0」相關政策。六、確保電力供應穩定及價格合理。七、制定合理的勞工政策,適度調高每月加班工時上限,並鬆綁國外高階人才含僑外生)在臺工作的限制。

蔡總統就職演說已就國家未來改革方向施政藍圖提出完整說明,期盼行政部門能具體規畫相關政策,逐步落實,工商界也將全力配合,再創臺灣經濟發展榮景。(作者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