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文專欄-老報人龔選舞看飽興亡

一九八二年秋天,《中國時報》董事長餘紀忠先生在美國創辦《美洲中時》,網羅北美一批新聞界老手與好手,其中包括做過《中央日報》駐歐洲、美洲特派員副總編輯龔選舞。當時龔老還不到六十歲,但在我們這羣后生小子的心目中,他已是報界大老。一口四川話的龔老畢業於政大前身的中央政校法政系,本想畢業後做個法官,沒想到卻被南京《中央日報》副總編輯兼採訪主任陸鏗(二○○八年辭世)錄用爲「臨時適用實習助理記者」,從此吃了一輩子報飯。而龔老亦與陸鏗成爲聯襟陸妻楊惜珍),龔老和楊惜玉女士結婚時,證婚人是居正和于右任。龔老稱陸鏗「權高、聲宏、量大而又威重」,於右老爲他取了個「大聲」的綽號。

龔老踏進新聞界的年代,剛好是中國脫離二戰但又即將投入內戰河山變色的轉捩點。龔老以青壯之年航行於時代劇變的洪流中,真是把興亡看飽。他在盧山採訪美國五星上將馬歇爾調處國共內戰,在南京採訪日本戰犯和漢奸受審。一九四七年三月中突傳國軍收復陝北延安,龔老成爲首批進入中共革命聖地的記者之一,並受「西北王」胡宗南的招待,但亦知道了所謂「收復」延安的真相。一九四八年八、九月間,國共內戰轉趨激烈,龔老奔走于徐州及隴海線上的商邱、開封和鄭州等地,親訪劉峙邱清泉、黃伯韜、劉汝明孫元良(影星秦漢的父親)等國軍將領。龔老說:「原以爲這些個自抗戰以來即已蜚聲四海的戰將,及其統領的百萬雄師,必然兵強馬壯、戰志昂揚,又誰知沿途所見,幾多是師老兵弱、無復鬥志的隊伍。舉一個例,當我們在鄭州參觀閱兵時,所見的便是營養不足的疲兵弱卒,一個接一個的當場連聲仆倒!」

龔老所屬的採訪團回到徐州總部時,城南的宿縣已被共軍佔領,南下南京的津浦路遭共軍切斷,採訪團被迫困處徐州一段時間。正好隸屬於徐州剿總的濟南防守將軍王耀武準備搭空軍專機飛往南京請示機宜,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經扶)便請記者搭王耀武的專機飛回南京。龔老說,當時大家心情都不好,與身負重任的黃埔三期王耀武同機,竟沒有一個記者想到順便採訪他。不久,王耀武即在濟南戰役失利後被俘,被中共關到一九五九年與杜聿明、宋希濂和末代皇帝溥儀等三十三人成爲第一批獲釋戰犯,一九六八年去世。

龔老說,他回到南京後向陸鏗透露,擔任徐州城防的第三綏靖區七十七軍和五十九軍恐怕靠不住,因兩位副司令官張克俠何基灃經常和劉峙吵架,極爲不睦。一向敢說敢做的陸大聲聽完龔老的報告後,卻十分謹慎,囑龔老不要到處講,以免惹禍。不久,前線即傳出張、何率部投共的消息。

一九四八年十月廿五日,爲慶祝臺灣光復三週年,臺北舉行盛大的博覽會,臺灣省主席魏道明邀請南京《中央日報》社長馬星野赴臺參加盛典。不久,《中央日報》即傳出該報將搬到臺北的消息。當時正準備回四川度婚假的龔選舞即被派赴臺北。那時,大家都在逃難,龔老夫婦運氣好,在上海順利買到中興輪船票,其他《中央日報》同事就買不到了。幸好報社總務和上海辦事處串通中興輪水手頭,花錢買下七、八個水手艙位,龔老夫婦上船後,把兩張船票交給水手帶下船,再交給報社眷屬輪流上船,連馬星野夫人和李荊蓀黎世芬王洪鈞、周天固、耿修業等人的家眷就是這樣逃到臺灣。

龔老說,那時候臺北真是乾淨,處處綠地,遍地稻田。央報總經理黎世芬把眷屬安置在臺北衡陽路靠近新公園的三葉莊旅社,龔老暫時從特派員變成總務主任,到處爲報社看地皮和房子,甚至跑到新竹,第一次吃到「壽司」,也住過日本昭和太子下榻過的行宮(我告訴龔老,該地後來變成新竹公園)。其時新竹市長陳貞彬介紹龔老在市郊買一座擁有十六幢精緻房子的新村,錢還未付,即被空軍眷屬霸佔,龔老說他帶着支票怏怏返回臺北。

一九四九年元旦,龔老親眼在臺北賓館看到臺灣省主席魏道明接到蔣介石要他下臺、換陳誠當省主席的電報。龔老說:「魏氏臉色非常難看」。蔣介石力主《中央日報》遷臺,並慨撥經費,最反對央報在臺出報的是陳誠。陳誠的理由是當時臺灣已有很多報紙,再多一份大陸來的報紙,於事無補。但龔老懷疑陳誠不讓央報復刊的真正原因是,陳誠主持東北戰事不力,遭福建籍國大代表林紫貴發出:「請殺陳誠,以謝天下」的怒吼。當時南京各報都把陳誠改成XX,唯獨《中央日報》照登那八個字。陳誠極怒。

如今,《中央日報》已走入歷史,但臺北衛城出版社日前推出的龔選舞回憶錄《一九四九國府垮臺前夕》,生動地還原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變局。西方媒體有句名言說:「新聞是歷史的初稿」,今年八十八歲的龔老爲我們提供了最令人難忘的時代寫真、最有價值的歷史紀錄,把記者兼史家的功能發揮到極致。